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圣 > 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推荐阅读: 辛亥大军阀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嫡谋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末世之三妻四妾我的谍战岁月三国之弃子贤妻良母重生娘子在种田数据三国修罗武神嫡策我是军阀穿越民国做间谍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无敌六皇子霸蜀覆汉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

则需要购买, 运输过去。

这又是几千万贯的消耗。

而大唐做基建的技术工人, 每个月可不是拿那些西域劳工的低价工资,至少是好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还有修建桥梁,需要大量的钢筋,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虽然尽量的用绕路的方式,避免了修桥,但上百座较大的桥梁还是要的。

中原地区修建桥梁的技术,由来已久,能够跨越渭河的便桥,跨越灞水的灞桥,就不小,但有了水泥钢筋之后,朝廷对于桥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即便不能跟后世的高速公路大桥比,但比后世的乡村公路的桥也能不差,至少要保障载重几千斤的车子,在上面行走的时候,毫无压力。

所以,这个工程,需要这些年已经在基建项目工程技术上,有较大进步的各个工程组,再度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最多两年时间,要做到全线贯通,并且将沿途换马休息的驿站,客栈等配套设施,全部跟上,三年之后,下一届运动大会召开的时候,这条道路,要整体实现快速畅通使用。

而且,这条公路的修建计划,与李承乾提出的每年用于大唐内部基础项目建设的,五千万贯以上的经费,并不相干,是要同时进行了。

一下子在基础建设上面就花出去两亿贯,还不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整个历史上来说,也是没谁了。

但是,大唐就是这么敢花钱,即便是贷款花,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朝廷把这些钱花出去,受益的是百姓,基础建设好了,百姓们的产出效率就高了,商业也更发达了,然之后,就会不断的回馈朝廷的税收,反正朝廷现在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各种开采手段,或者金融手段,不断的使手上能用的钱财变多,不怕没有钱财方面的来源。

随着北方百万劳工齐聚山南道,第一次在山南道过年的李世民夫妇和太子李承乾算是见识到了数百万人一起劳作,筑垸田的场景。

大唐能有今天的富裕,除了孙享福在生产力技术上狠狠的推动了一把之外,与百姓们本身的吃苦耐劳也分不开,以往的时候,北方百姓,一到了冬天,就会选择猫冬,现在,却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南方参与劳动,这就让他们的生产创造力,比之前翻了一倍以上。

到了明年,整个山南道的垸田,就将达到十五个县,荆州,郢州,复州三地的所有下属县,筑垸基建项目就全部完成了。

而这十五个县的高产水稻田,将达到两千五百万亩,大棚菜田,三百万亩,另外,还有一个潜江县,是以养殖小龙虾为主,一个公安县,则是以种植葡萄为主。

只不过,由于种植这么多的垸田县的田地,需要的人口太多,光是水稻田,都需要一百万户,三百万以上人口来种,加上其它种植产业,这三州之地,就要生活五百万人口,除了山南道本土大部分州县的百姓,都有一定程度的向这里迁移,北方许多百姓,落户在这里之外,耽摩道雇佣过来的两百多万劳工,也算是彻底的留下来了。

由于不能无限制的让山南道集中全国人口,让其它州道人口更加稀疏,之后的垸田建设,将会放缓,只会根据当地的人口增长数量,来有计划的组织当地垸田的新增,不过,有这三州之地,树立起整个山南道的核心,它就能不断的带动周边州县的经济,与长安和渭南新城在关中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而随着新年的到来,原先集中在江陵城的建筑工程队,也逐渐开始撤离,前往岭南和云南,只有少量的人,留下来继续修建江陵学府,这将是一座规模,科系,最全的顶级学府,在明年下半年,会陆续修建完毕,到时候,招募到了师资力量的科系,会率先开学,不过,到了明年下半年,大唐人才方面的压力,会轻松很多。

因为,九垸县,至少有过千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朝廷的科举考试改革之后,每年拿到国家级文凭的人,至少上千,把摊子撑起来,应该没问题。!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datangnongsheng/2361973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