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其他类型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第二百七十九章:打老贼

第二百七十九章:打老贼

推荐阅读: 七零之改嫁死对头非典型救赎[快穿]为夫体弱多病加油好男人[快穿]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表妹生存攻略(清穿)宦官之后小城之冬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八零年代大院养女夫君来自末世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年代文男主的亲妹妹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九零年代我有巨额房贷19世纪女继承人东宫福妾(清穿)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团宠小国舅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县太爷原则上不能撤换六房三班,只能打板子,因为很多衙役是世代相传的。

但是崞县等等三县出现了特殊情况,衙役们几乎死绝了。

所以黄毅可以留下人手充当胥吏、衙役掌控三县,架空县太爷。

留下的镇抚官和青少年火枪手正兵还有一个任务,必须花半年时间组织、训练出三到五百不弱于普通明军的县保安队。

捷报送上去了,结果如何尚且不知,陈孟吉知道命肯定能够保住,但是不能肯定是否还能当官。

他当然不敢违背黄毅的意图,给黄毅留下的人编造了身份,安排了职务。

但是县太爷的职权有限,仅仅是能够给出吏员的职位。

如典史、主簿这种虽然不入流也是官,县太爷是给不了的。

这些黄毅不在意,他相信一切靠实力说话。

只需半年时间,崞县就有几百不弱于明军的武装力量,三县加起来有一千几百。

整个最基层必然完全掌握在兴和军手中。

即便不是已经被收服的陈孟吉担任县太爷,也无伤大雅。

明朝的规矩,本地人不在当地当官。

初来乍到的知县都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说不定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手中无钱、无粮、无兵。

这种三无知县不乖乖的听话还能咋地?

祸乱过后的三县两三万人死于非命,再有黄毅强制弄走两三万人,剩下的人口已经不足十五万。

再加上大户、富裕户都没了,土地矛盾已经不再尖锐。

均田可以,免赋不可能,税赋掌握在不高于每一亩田地产出的一半。

收这么多?

其实不多,黄毅会下达死命令,耕种者必须得到收成的一半。

手中有兵就不怕粮食收不上来,但是要掌握一条基本原则,升斗小民的存粮必须能够维持生存。

明末,农民真的能够得到一半收成哪还会揭竿而起?

古代的亩产太低,北方,一户人家耕种三五亩地必然饿死,怎么着也得耕种二三十亩旱地。

收成以平均亩产一石麦子或者糜子、高粱计算,收成落下一半就有十几石。

一户人家七八口,一人一年平均仅仅是两石粮食,省着点挖些野菜补充,日子能够过下去。

兴和军接管三县后统计人口,分发给农户一部分缴获的粮食。

因为不少农户属于赤贫,存粮根本熬不过冬天。

这些粮食不是无偿的,属于借贷,明年有了收成必须偿还。

但是报名后经过选拔成为县保安队临时队员的青壮年,每个月可以领五斗麦子。

如果三个月后因为表现良好转为正式队员,不仅仅一个月能够领五斗麦子口粮,还能够拿五钱银子军饷。

十一月底兴和军继续往晋西南挺进。

监军大太监王坤简在帝心,有他出面跟沿途州城府县交涉,不仅仅能够弄到粮食

实在闲得疼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qita/wobichongzhendayisui/4244798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