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其他类型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觉,心态变化

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觉,心态变化

推荐阅读: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揽明月非典型救赎[快穿]和秦始皇一起造反为夫体弱多病加油好男人[快穿]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贫家子的科举路游戏侵入现实团宠小国舅任务又失败了表妹生存攻略(清穿)宦官之后七十年代小娇媳丈夫下乡后[七零]重回九零只想搞钱从群演开始(重生)洄天年代文男主的亲妹妹九零年代我有巨额房贷

付利息更是不可能。

要不是因为大革命,弗朗茨也没有能力逼迫贵族们接受那么苛刻的条件。实际上,奥地利的土地改革也不彻底。

很多没有被牵扯到叛乱中,也没有受到叛乱波及地区的贵族,依然拥有大量的土地,只要他们不愿意政府也不能强制赎买。

没有爆发社会矛盾,主要是维也纳政府压缩了人均土地赎买面积,保障了所有人都可以赎买到土地,只不过地方不确定。

后来随着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扩张,又开辟了海外殖民地,才让原本紧张的土地供应变得宽松了起来,土地多了矛盾才得以彻底解决。

现在殖民部的移民宣传口号就是:“想要属于自己的农场么?去殖民地开荒。

想要属于自己的种植园么?去殖民地开荒。

开出来多少土地,你就可以拥有多少土地。”

这是沙皇政府做不到,尽管国内可供开垦的荒地很多,但是这些荒地也是有主的。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的土地面积,平均下来居然比奥地利本土还要低。当然,这是计算了巴尔干半岛的结果,罗马尼亚地区和塞尔维亚地区贡献了不少耕地。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只是让13%的农奴获得了足够的土地;42%的农奴获得的土地,在支付赎买金过后仅仅能够勉强糊口;剩下的光靠土地无法养活自己,不得不出去做工。

这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历史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原本紧张的土地问题才逐渐得以解决。

19世纪后期,俄罗斯帝国就因为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再次变得强盛了起来。

现在很不幸,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刚刚起步,没有能力吸纳太多的人口。

改革带来的社会红利,还来不及发挥作用;但是改革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密切关注俄国局势的走向,搞清楚各方投入的力量,做好干涉准备,我们不能够让俄罗斯出现大的变故。”

弗朗茨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让俄国人吃点儿亏可以,搞垮俄罗斯帝国还是算了吧!

除非能够肢解俄罗斯帝国,一劳永逸的解决威胁,不然还是保留沙皇政府的好。

毕竟,沙皇政府统治的俄国对奥地利威胁有限,国内有太多的人拖后腿,即便是雄才大略的亚历山大二世都改变了这个问题。

要是打破了规则就不一样了,弗朗茨可以利用内乱的机会清洗匈牙利,把奥地利整合起来,谁能够保证俄国不出现一个厉害人物翻盘呢?

起码亚历山大二世就有这个能力,在规则范围内进行改革,他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可是一旦秩序被打破,情况就不一样了。尼古拉一世给他留下来的最大遗产,就是忠于沙皇的军队。

只要搞定了军队,很多问题实际上都不是问题。只要掀翻了桌子,亚历山大二世重拾河山的可能性非常大。

新海月1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qita/shenshengluomadiguo/837001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