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第一百七十章:檄告洪督速进兵

第一百七十章:檄告洪督速进兵

推荐阅读: 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综]戏精女配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无敌六皇子法师奥义初唐峥嵘辛亥大军阀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我的谍战岁月大清第一太子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步步生莲重生娘子在种田贤妻良母老婆请安分道果三国之弃子银狐1911新中华乌纱

乾清宫中,崇祯皇帝换了衣服,洗了脸,看着御案上新送来的军情文书,犹豫一阵,决定还是暂时不看,他在心中感慨道:“都是些要兵讨饷的!(xs639)•(com)”

他的精神还没有完全从洛阳和襄阳两陷封藩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尤其是洛阳失陷、福王遇害更使他不能忘怀,总是在心中叹息:“要是洛阳也如开封那般坚守住就好了!✔([(xs639.com)])『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s639)•(com)”

每每念及此事,他都对李仙风、王绍禹一帮子庸官废将痛恨不已,虽然在万历朝时,福王的母亲郑贵妃受宠,福王也因此几乎夺去了崇祯父亲的太子地位,引起过持续多年的政局动荡。

但崇祯皇帝和福王毕竟是亲叔侄,当年的“夺嫡”风波早已成了历史往事,而不久前的洛阳失陷、福王遇害却是崇祯家族的空前惨变,他更是把这个事件看作了大明亡国的一个预兆。

只不过这预兆还没人敢于说破,却是朝野中多数人都暗怀的一个想法,而且像乌云一样经常笼罩在崇祯的心上,他默思很久,眼眶里含着酸楚的泪花,却又强忍着不让流出。

崇祯皇帝想了一阵中原的“剿贼”大事,他觉得傅宗龙就算不能将闯、献诸贼剿灭,至少也可使中原局势稍得挽回,只要挨过了这几个月,一旦辽东的局面转好,再调关外人马回救中原也不迟。

就在此时,一个御前太监进来向崇祯皇帝启奏说:兵部尚书陈新甲正在文华殿内等候召见,崇祯皇帝沉默片刻,吩咐太监去传谕陈新甲到乾清宫中来召对。

陈新甲此番进宫来是为了蓟辽总督洪承畴领兵援救锦州之事。

他奏说援锦大军的兵马如今大部分都已经到了宁远一带,另有一部分也是尚在途中,连同原在宁远的吴三桂等总兵的关外兵马,现共有八个总兵官所领十三万余人马。

既是刷去其中老弱,出关的实有兵马也达十万之众,他认为蓟辽总督洪承畴应该尽速出关,驰往宁远,督率大军前进,一举解了锦州之围。

崇祯皇帝面色迟疑的问道:“洪承畴为何不前往宁远督师出战,却仍在关门逗留?”

陈新甲回奏道:“洪承畴仍是以持重为借口,说要先将关门的防御部署妥当,然后才好步步为营,向围困锦州之虏骑进逼。”

“唉!”

崇祯皇帝叹息一声,愤愤的说道:“持重,持重,又是持重!……如此,何时方能解了锦州之围?劳师糜饷为兵家之大忌,难道他洪承畴竟不明白嘛?”

陈新甲趁机说道:“陛下所虑甚是。倘若旷日持久,待将士锐气消磨殆尽,劳师而无功,殊非国家之利。”

崇祯皇帝也不无担心的说道:“那个祖大寿原本就不是十分可靠。倘若救援不及,解围稍迟,他献出锦州与东虏,那又如何是好?”

陈新甲忙接言道:“臣所忧者也正是怕这祖大寿会献城投奴。”

崇祯皇帝接着又说道:“何况这粮饷也是筹来不易,万一消耗耗尽,确更难再筹。更何况朝廷也是急待关外迅速一战败敌,解了锦州之围,好将几支精兵良将调回关内,以专心剿灭闯献诸贼。

卿可将朕用兵的苦心,檄告洪承畴知道,催他赶快向锦州进兵,务求一战功成。”

陈新甲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急忙叩首道:“是,微臣遵旨。”!

(xs639)•(com)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zhiming/3538949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