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一世富贵 > 第86章 两全其美

第86章 两全其美

推荐阅读: 二婚大清第一太子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师尊的秘密嫡谋辛亥大军阀修罗武神我自寻我道不良之年少轻狂薛家小媳妇穿越民国做间谍小白杨初唐峥嵘无敌六皇子混在后宫假太监末世之三妻四妾奋斗在新明朝武动江湖

徐平道:“河北禁军多是本路人氏,让他们离乡土多不愿意。中书和枢密院先前问过几次,欲招人去西北,只得不足万人,杯水车薪而已。要安置他们,还是先从河北路想办法。等他们离开了军营,慢慢习惯,再劝其向其他几路去。”

“留在河北路也不是不行。由于黄河决堤,大名府以东以北被淹地方不少。今年河水已经退去,归于新河道,有不少土地要重新开垦。可以让三司在这一带建几处营田务,引一些除役兵士去。依先前安置的人来看,他们还是愿去营田务的。”

河北路流民回乡,是由杜衍在督促安排,对此了解较多。百姓受灾,流落到其他州县渡荒,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回来。总有人留在外地不回乡,是以闲田众多。只要三司肯拿钱出来,收买土地,营田务建起来并不难。营田务是半军事化管理,生活有保障,虽然不如地方上自由,但很多禁军兵士喜欢,他们习惯了这种生活。

按照安置标准,凡是除役的兵士入营田务,每一家人分三间房,另有三十贯钱作为安家费。这个标准可是不低,相当于中等户。营田务生产资料,如田、牛、犁等农具,都是营田务所有,不需要农户自办。进营田务的除役兵士,基本是拿着钱,带着行礼,与家人到地方便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这种安置方法,是比较顺利的。

只是营田务能够接收的人终究有限,整个河北路,最多也就接收五六万人,使劲向里面塞也突破不了十万人。禁军一人到地方就是一户,十万户相当于大州,已是不容易。

说起安排禁军士卒入营田务,徐平不由摇头叹气:“现在最让人觉得难办的,是想入营田务的士卒,也多是军中想留下来的人。愿意种田过活的,多忠厚老实,哪个军官不想把这些人留下来?反而是那些不适合在军营的,怎么劝都不愿意走,最是麻烦。”

几人深有同感。愿意干活的人哪里都想要,军中也想留下来。真正神憎鬼厌,游手好闲惯了的,地方不想要,军中同样不想要,偏偏他们不愿意走。在军营,不管怎么样都有一份固定口粮,到了外面可就未必。不管营田务还是三司的场务,再是说得天花乱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干活多的多得,干活少的少得,不耕不稼者不得食。

见了几个人的样子,赵祯有些着急,道:“军中兵士,俱都一样,委实有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之徒,终归少数。这些人也要安排去处,万不要马虎大意。留在军中为害,断然是不可以的,不然军中改制会成为空谈。不给后路,赶出军中来更是不行!”

徐平等人苦笑。外朝大臣难不难皇帝先不管,得把他的威望保住,把这些人的人心笼络住。禁军,特别是驻开封城的禁军,闲汉着实不少,赵祯也知道得很清楚。改制为新禁军之后,这些人绝不许留在军中,这一点赵祯明白得很。把他们赶出军营,一定要安置得当,不然闹出事来不行。怎么安排,那就不是皇帝操心的事了。

最后,徐平道:“不如这样吧,把这些不适合在军中,又无处可去的人,暂时不除去军籍,别编为一军。自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yishifugui/1019797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