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一世富贵 > 第150章 寓兵于民

第150章 寓兵于民

推荐阅读: 三国之弃子我自寻我道如意小郎君武动江湖我是军阀奋斗在新明朝霸蜀师尊的秘密蚌珠儿覆汉重生之温婉初唐峥嵘奥术神座每次都是非人类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二婚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小白杨快穿尤物系统道果

说(xs639)•(com), 而应该提前做好计划。如果这计划是雨水来了დ[(xs639.com)]დ『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s639)•(com), 这里的大户做什么,那里的大户又该做什么,这便不叫寓军于民,哪怕这里的民户什伍编甲也不是。应该如何做?要像军中打仗一样,雨水一起,派出哪些人巡防堤坝,观测水情,如军中斥候。如果他们发现了哪里不对,要报到哪里去,什么级别的险情报到村里,什么级别的险情报到寨里,再到什么级别要报到县里,到什么样子要报到州里。做事切忌没有头绪,不管大事小事一起报到州里来,那应该管的事就反而做不了了。不管是村、寨、县、州,确认了险情,是在自己这一级可以处置的,就应该提前定好。哪里决堤了应该如何填堵,要用到多少人手,怎么征调,填堵要用多少土,从哪里挖。诸如此类事情,一切都要提前规划好,便如军中打仗一般,到时按令施行,这叫寓兵于民。其他开渠、修路、架桥,都是一样,仿军中打仗行事,做得多了形成习惯,战时刀枪一发,按照村、寨、县、州编组起来,一时不知行伍也没有关系,略一教习,便就是完整的军队。秦汉军制,战事一起,往往都能够在短时间征调大军,便是因为如此。战事一了结,刀枪收上来,仍然各自回去种田,不耽误农时生产。番胡靠打猎训练民众熟悉战事,我们汉人一样要利用各种工程、应付各种天灾来训练百姓熟知军事,都是一个道理。寓兵于民不是发刀枪给百姓,那不一定的,而是在平时施政时就让他们熟悉作战的规矩。秦州的并帐为村,编户齐民,以至移风易俗,都要跟这一点结合起来。你们编规例、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石延年、范祥和赵滋应诺,知道这是徐平给他定下的施政原则。

现在禁军全靠招募,其实招募也没有问题,最坑的还是能进不能出。战事一起,广招军队,人数多了财政不足以支持,赶紧想办法结束战事。可战事结束了,招的兵还是在军中,花的钱降不下来,还是要把朝廷拖死。军人从哪里来,战事结束了到哪里去,是一个不能够回避的问题,将来终有一天需要徐平去面对。

先在秦州试行出一套制度来,战时可以快速扩充军队,战事结束可以把人重新散回民间,是徐平接下来要做的事。冷兵器战争对兵员的要求没有那么邪乎,刀枪剑戟不用熟悉十年八年才上战场,最关键的是组织纪律。合格的兵员是有组织纪律性强的人,而不是天天走马斗狗骑马射猎的人,这是农耕民族的特点,军事制度要适合这个特点。要扩大军人的招募范围,最重要的是把组织性、纪律性贯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此一来,不但是在战时可以广招人手,战事结束,军人也可以快速地适应百姓生活,不致于离开了军队的环境处处不适应。秦州原来直辖的汉人地盘不多,大部分地方都是这一年多并帐为村把直辖范围扩张出去的。白纸上好做画,在这些地方试行新的制度更加容易。

国家民族的军事能力,抛开科技、经济这些物质基础不谈,军事制度影响大,军事文化的影响更大。把合适的军事文化贯穿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在平时就熟悉军旅文化,是从根本上提高军事能力的办法,也是能够惠及千年的办法。

汉人作为农耕民族,适应自己的军事制度,就是高组织度严明的纪律,尽量把军事行动分解得精密严格,按部就班地去做。军事行动越复杂,要求的知识水平越高,要求的管理水平越高,汉人越是占有优势。把一切都大而化之,把管理和专业技术从军队中抽离出去,就把汉人的优势放弃了。禁军的没落,就是在文明在军中的没落。!

(xs639)•(com)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yishifugui/1019762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