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二百五十四章:该来的,总是要来

第二百五十四章:该来的,总是要来

推荐阅读: 大清第一太子[综]戏精女配穿越民国做间谍重生之温婉重生娘子在种田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道果乌纱薛家小媳妇1911新中华我的谍战岁月银狐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数据三国贤妻良母霸蜀红楼春混在后宫假太监老婆请安分小白杨

从长安城传出去的消息让整个大唐都有些风声鹤唳的感觉,而就在所有人都等着皇室或世家其中一方动手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出现让本就暗流涌动的局势添上了几分浑浊之色。

冯智戴,冯盎留在长安为质以表示自己忠心的二儿子。

就在李世民准备好一切敲定北上将士出发时间的这一天,冯智戴带着他父亲冯盎的信件来到了朝堂上。

“家父虽身在岭南却心在长安,得知我大唐将士即将戍边,虽然家父远在岭南且身体龙钟潦倒不能身体力行,但愿拿出十万粮草,以助我大唐将士立下不世之功。”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看着跪在殿前的冯智戴,就连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都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冯盎会出手,并且一出手就是十万粮草。原本和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武官陷入争吵的孔颖达和李纲也都禁了声,他们反对大唐出兵的理由就是去年蝗灾后粮食不足,但是现在他们再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

“好!”李世民开怀大笑,冯盎此举对他来说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是他在意的是背后的意思。“冯柱国当真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有此能臣,何愁我大唐不兴!”

“朕决定,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张亮为副总管,带领五万将士前往边关戍边!”

“臣领旨!”

“户部尚书戴胄何在!”

“臣在!”

“即日起准备戍边将士们所需粮草,若是不够则就近从其他地区的义仓调取,范阳卢氏三十万石、赵郡李氏二十万石粮食不日就会到达长安城!”

“臣领旨!”

“圣上英明!”

所有的反对之声都消失不见,即便是孔颖达和李纲。他们先前的争吵都是因为粮食储量不足,虽然范阳卢氏的两名嫡系女进京的消息已经传开,但是这加起来五十万石的粮食却极少有人知道,如今这消息一放出来所有人都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文官平静,武官兴奋。虽然文官向来都是扮演着反对动兵的角色,但是若是有足够的把握他们又怎么会反对?和文官的平静相比武官就激动很多了,武官向上爬升的唯一途径就是战争,他们身为武官只有战争才能体现出他们的才能和价值,才能让他们得到军功。

朝堂上的官员们心思各异,失落的却只有郑元寿和郑善果。戍边将士出发的日子已定,接下来就要轮到他们了。

对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姜云明并不关心,孔颖达李纲为等大儒反对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整日里因为厌战而标榜仁义道德的他们不反对才是奇怪的事情,而最后的失声也不奇怪,所有条件都齐备的情况下还反对那就不是他们所说的仁义道德了,那是没脑子。不过老丈人也忒坏了,非得等最后才放出那五十万石粮食的事情。

今年的夏天是颉利所辖范围最后蹦跶的时间,如果发展方向正常的话等到戍边将士到达之后的三个月左右颉利的领地里就会有异样的声音,而等到今年这个特殊的寒冬到来之后这些声音就会越来越大,也

三悔人生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yangchengyigedatang/1715464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