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兴汉室 > 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忧

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忧

推荐阅读: 薛家小媳妇银狐覆汉红楼春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快穿尤物系统穿越民国做间谍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综]戏精女配奋斗在新明朝辛亥大军阀奥术神座初唐峥嵘师尊的秘密二婚步步生莲蚌珠儿1911新中华嫡策武动江湖

“汉室德运已改,自然要不同以往。” 贾诩低叹一声。

两人虽未明言,但相处下来的默契已经互相领悟心意,万民休息,朝廷终劳,跟从前王允、马日磾、士孙瑞等人和平下野不同,皇帝这是要杀一批人了。

“那个吴硕倒是有些能耐,当初若是侍主从一而终,如今又何止是尚书令呢?” 皇帝忽然像是在夸赞其人:“此人前度上疏,称要扩招国子监生,允许各地豪富之家送子入学,每年收其束脩万钱,如此可得年入三百万。”

贾诩没有平议尚书奏事的权力,细细听完,然后说道:“朝廷年入数十亿,为了这三百万,多出三百名才能平庸的郎官,于朝廷并无益处。”

“足以让人动心了。”收‘建校费’这种事皇帝在后世也见过,既然吴硕有提起,那他自然不能让此事太过简单:“国子监宁缺毋滥,朝廷不能为了钱就胡乱往里面塞人,败坏了读书的风气。我已批示承明殿,凡要入学者,先交五千钱,用以策试五经,策试高第方准录入,每年束脩五万,一切所得,皆拨予太学。”

国子监的学制与太学一样,都是五年,豪强子弟读完出来至少要花费三十万钱,不是一般的豪强根本负担不起。更何况在其他人看来,除了通过国子监与太学策试录官,更还有其他选择,只是这些人不知道有些路在今后是越走越窄、有些路是越走越宽。

“单凭此疏,可见吴硕其心已定了。”贾诩眼眸微眯,缓缓言道:“只是骠骑将军从此失却一臂膀不提,其多年任事,有不少仰赖于吴硕的。如今吴硕背离,多少私下情事想必也会为人所知……其人恐怕……”

说到这里,贾诩有意顿了顿语气,试探性的看向皇帝。

董承不但关系前朝,更牵涉宫闱,纵然是贾诩,也不能在皇帝态度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多说一句。

“改完军制之前,董承依然是董承。”皇帝简单一句话,流露着太多信息,或许在他看来,在裁完冗兵以后,董承的地位将会有变数?

至少是不会如现在这般稳固。

贾诩转了转心思,很快抛却这个话题,轻声说道:“吴硕此人本是尚书台小官,先后依附董卓、王允、董承,如今观其言行,似乎又倒向了杨氏。”

杨氏与黄琬本来就联系紧密,几乎可以视同一体,今日贾诩听了一阵,发现是由吴硕起头,然后杨琦、黄琬互相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口径与声势,引起皇帝不快。

“杨氏?”皇帝冷笑道:“他最好是如此。”

贾诩眉头微皱,从皇帝讥讽的话语中琢磨到了什么。

如果不是吴硕有意投靠杨氏,难不成对方并没有与杨氏走到一起,而是出于某种目的,今日是故意将杨氏与黄琬的声势引出来、让他们打头阵,好让皇帝忌惮。

倘若如此,吴硕背后必另有其人。

在皇帝的提醒下,贾诩立时明白了,只是他一时还不清楚这到底是士人之间的内斗,还是一次投石问路——将势力庞大的弘农杨氏当作石子。

武陵年少时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xinghanshi/550514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