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兴汉室 > 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

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

推荐阅读: 辛亥大军阀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快穿尤物系统武动江湖如意小郎君大清第一太子奥术神座末世之三妻四妾初唐峥嵘贤妻良母穿越民国做间谍我的谍战岁月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三国之弃子数据三国师尊的秘密红楼春银狐

对当今皇帝可以说是恩重如山, 皇帝长大后也将董氏视为自己的外家, 等同于母族王氏。

在董卓干政时,董太皇太后早已死于跟何氏之间的斗争,为了获得专权朝廷的合法性,董卓假托自己是董氏族人,对董太皇太后的亲族大肆封赏,其中就有董承得以掌兵,随牛辅坐镇一方。

但这些事都伴随着的董卓亡故而烟消云散,朝中谁还会去认董承是皇帝的外家?就连王允也一棍子打死,有意将董卓一并归入道凉州将校中去,不许这个外戚露头。

谁知道被王斌此刻再度提了起来,虽然嘴上说是为了报答当年董氏的养育之恩、又惭愧于王氏不能在当时襄助皇帝,其实还不是为了拉拢他?可是眼下朝中不是马日与赵谦两人掌权么?王斌有意提及自己的外戚身份又是什么意思?

由于不明情况,董承还以为朝中关系错综复杂,他一时惊诧,竟忘记了回避的动作,生生受了王斌这一拜。等回过神来,董承连忙摆手说道:“我无德无能,岂敢当此大礼!”

“太皇太后抚养陛下长大,可谓是有功于国。”一旁的种邵插话道:“如今董氏在朝中只剩下将军一人,国家今后必然倾力报答,现在这不过是王公个人的致谢,将军有何担不得?”

“这……如今国家经事不多,年纪还小,这报答一事。”董承故作犹疑,看了眼种邵,试探道:“太尉马公与司徒赵公难道就不会有意见吗?”

“将军有所不知,如今是君上亲政,大权皆在君上手中,恩赏后族,本是历代传下的规矩,太尉等人又怎么会有意见?”王斌笑呵呵的说道:“别说是此事,就连当初允准赦免城外众人的提议,都是君上所做的决定。不然将军以为王司徒何以倒得那么快?朝局几经跌宕,何以安稳如山?”

董承想起了当日临危不惧的站在城头观战的年轻人,想到马日经学传家,总不至于胁迫皇帝登城鼓舞士气,除此之外,那就只有一个解释,皇帝是自愿登上城墙的。

能有如此胆量和气魄登上凶险万分的城墙,这样的皇帝确实符合王斌口中的谋略深远,胸怀锦绣的形象。想到如今朝中并不是马日等人执政,而是背后的皇帝掌权,董承心里突然炙热了起来。

且看王斌才能不过中上之姿,不会领兵,未临军阵,仅仅因为是皇帝的母族便爬到了北军中候的位置。而自己征战多年,论才能绝不逊于王斌,又是对皇帝有过大恩的董氏后人,怎么就不能坐上更高的位置了?

董承心念急转,他本来就想着跟樊稠一起归顺朝廷,此时心里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若是一门心思跟着李,事后哪怕打下长安,掌握朝政,那也是靠各自手下兵马是否雄厚来论资排辈,而自己手下不过数千,能得到的好处绝没有李的多,反而还要在人面前忍气吞声、低头做小。

而一旦归顺,自己就会走上外戚大将军的路子,所获得的权力将比跟着李等人继续反叛所得到的更大,不仅是将会参与朝政,还能将城外那十万大军收入麾下。

孰轻孰重,该选哪条路,董承显然不需要再考虑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xinghanshi/550338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