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四百零六节 诏书与三老

第四百零六节 诏书与三老

推荐阅读: 二婚大清第一太子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数据三国初唐峥嵘武动江湖霸蜀重生娘子在种田明末不求生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三国之弃子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乌纱步步生莲法师奥义穿越民国做间谍[综]戏精女配蚌珠儿奥术神座薛家小媳妇

祝统一四海而特许民间大酺。

除此之外。一次也无。

而汉室, 则是每有嘉庆。

譬如说皇帝登基。千秋, 立后、立太子、太后寿,都会下令民间大酺,与君同庆。

现在,摆在刘彻的面前,就是这些历代天子下令天下大酺的诏令和法令。

从这些藏在石渠阁中的诏令和法令上就能看出来,汉室实现的大酺的传统,源自刘彻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即位的那一年。

当年,这位从代王变成天子的新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在政治上开始展示他的声音。

这道‘大酺令’可以算是这位天子早期政治举措的典范。

刘彻审视着这道记载在竹简上的诏命。

边看边点头,对他这样的新皇帝来说,这是极为难得的学习素材。

将这些诏书看完,刘彻就对王道吩咐:“去,请丞相、御史大夫入宫议政!”

汉室实现的制度跟后世略有不同。

后世,尤其是宋明的皇帝,几乎天天要上朝,但汉室的皇帝不用如此。

一般来说,假如没有突发的重要事故,是五日一常朝,每逢朔月一大朝。

剩下的时间,皇帝可以充分利用,游山玩水也好,嬉戏也罢,没人会有意见。

前两天刚刚开过常朝会议,因此,今天并非上朝日,大臣们基本都在官衙处理政务。

“诺!”

王道领命离开后,刘彻就命人拿来一张纸,在其上草拟起了诏书,一边写,他还一边看自己祖父的那道诏命,进行参考。

半个时辰后,当周亚夫与晁错出现在刘彻面前时,刘彻差不多将诏令的内容琢磨好了,初步写出了个条程。

“陛下!”周亚夫与晁错联袂鞠躬,然后问道:“不知陛下唤臣等入宫有何差遣?”

刘彻将手中的白纸命人递给周亚夫和晁错,道:“两位爱卿先看看朕的这道诏书草稿!”

周亚夫与晁错恭敬的跪着接过递来的纸张,作为丞相周亚夫先看了一遍,然后递给晁错。

花了大概一刻钟时间后,这两人才算看完。

周亚夫与晁错对视一眼,然后两人都拜道:“陛下倡导孝梯,赤子之心,感人肺腑,臣亚夫等伏维顿首,为天下谢!”

这封诏命,刘彻基本上就是对着他祖父当年的那封诏书,稍微变动后的产物。

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刘彻点点头笑道:“吾汉家向来以孝治天下,既然丞相与御史大夫都称善,那这大酺诏书就这样了!”

“来人!”刘彻命令道:“录诏!”

一直站立在刘彻御阶上的几位尚书连忙走下台阶,匍匐在地。叩首道:“臣等在,请陛下喻示!”

“朕闻之。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朕承先帝遗命。获保宗庙,至今以半岁有余,不时使人存问长老,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岂称

要离刺荆轲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woyaozuohuangdi/1398574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