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八十三节 诏谕

第三百八十三节 诏谕

推荐阅读: 无敌六皇子修罗武神老婆请安分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覆汉道果不良之年少轻狂二婚快穿尤物系统步步生莲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法师奥义我是军阀嫡策师尊的秘密[综]戏精女配贤妻良母红楼春武动江湖数据三国

?”

据说,说了这话的那位大臣,隔天,就被人检举受贿,然后就被丢进了廷尉大牢。

顿时,舆论为之一靖,嘴炮党们再也不敢在这个事情上唧唧歪歪。

大家全部都歌颂起了圣天子爱民如子……

也只有底层百姓们,才从这个事情上看出了些什么。

百姓们不是傻子。

当朝廷拿出真本事,认真的开始履行它保护其国民的职责时,他们自然能感受到。

无数人奔走相告,刘彻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在这些纷纷扰扰中,刘彻已经开始写起了明告天下,对此事态度的诏书。

他提着笔,心中却想着前世种种,后世种种,一时间,胸膛都有些闷的慌了。

此事,处罚如此之重,完全是刘彻自己一意孤行决定下来的。

当然,这之中,也有着许多政治博弈与利益交换。

但,倘若不是他坚持如此,处罚根本不会这么重,甚至,很可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然而,当他自己走进太庙面壁思过,表明了他对此事决不妥协,宁肯自己名声被污,也要一查到底,处罚所有责任人后,整个朝野都不得不妥协。

皇帝都错了!

你们敢说没错?

不想活了是吧?

由此,才有了这样的处置。

没有人知道,刘彻为何反应如此大。

只有他自己知道。

“倘若身为国家统治者,享受万民供奉,手执天下权柄,而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免遭外敌侮辱,杀戮与抢掠,这样的统治者,要它何用?”

“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统治这元元万民,岂肯沽名学蟹帝?”刘彻冷笑一声,在帛书上一挥而就,写下这诏书,然后,交给身边的王道,吩咐着:“拿去,交给少府润色,然后公布天下,张贴全国郡国露布之下,好叫天下人知道,朕的意思!”

“诺!”

第二日,长安的露布下,就出现了一张新的天子诏书。

“朕闻之昔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齑之,无有攸赦!善哉!朕自受命于先帝以来,夙兴夜寐,战战兢兢,如履簿冰,恐朕之不德,以羞先帝之遗德也。

古者圣王,皆以生民为要,视民若子女骨肉;太宗孝文皇帝故诏:天生蒸民,以置君而养治之。

朕受命以来,追思三代,俯察先王治政之得失,其皆曰:首在生民……

朕受命于天,天命朕以牧狩九州,凡九州中国之子民,皆朕子民,伤朕子民,如伤朕臂膀!

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或忘于心,乃诏示天下元元万民,四夷诸国,自今往后,敢有伤朕子民者——虽天涯海角,朕必遣大军诛之!

勿谓言之不预也!

此诏。

丁亥年,夏,五月,甲子!”

因为是甲子日明发天下,史称甲子诏谕。

这道诏书,深深影响了此后无数年汉室政策,因此发动的战争不计其数。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因此之故,六月初,刘彻下诏,改元元德,以丁亥年为元德元年,大赦天下,赐孤寡布帛酒肉。

所谓元德,刘彻在改元诏书中亲自予以解释——元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德者,以安民为德,保民为德,护民为德,养民为德,治民为德。

这也大概是刘彻这个天子,第一次颁布关于他的治政理论以及治政思路的国策性质的诏书。

因为邻近考举,长安士子云集,这道诏书一出,顿时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

或有人为之感动,发誓报效圣王。

也有人眼珠子一转,觉得这是一个投机的好机会。

更有人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故。

但无论如何,刘彻的这道改元诏书与之前的甲子诏书,二位一体,将他的思路与政略,阐述给了所有参考士子。

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都得按照这个调调来参考。

一如唐代考经贴,两宋考经义,明清论八股。

规矩就划在这里了。

想当官,就照着我的规则来!

不然,爱干嘛干嘛!(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woyaozuohuangdi/1398571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