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天兵在1917 > 338 猎虎小能手

338 猎虎小能手

推荐阅读: 嫡策小白杨师尊的秘密重生娘子在种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嫡谋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我自寻我道贤妻良母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混在后宫假太监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1911新中华二婚数据三国无敌六皇子辛亥大军阀红楼春每次都是非人类奋斗在新明朝

红军军委和总装备部为什么没有兴趣深度挖掘zis-3的潜力呢?这个问题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

原因有很多,第一,zis-3本来就是一款zis-2暂时无法大规模量产时的临时替代品,它就是个过渡武器。如果不是zis-2生产有困难,不是卫国战争的消耗超出想象,它根本都不会出现。

对于一款过渡产品,红军的有关部门自然不愿意浪费太大的精力,只要这种武器暂时能凑活着用就行了。反正将来还要量产zis-2的。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当德军的虎豹出现在战场上之后,zis-2很快就接班了。这种57毫米神针也生产了两万多门,从1943年开始就取代zis-3成为红军炮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有性能更好也更专业的zis-2的存在,何必在zis-3这个注定是个过渡者的武器上浪费太多精力呢?

原因之二,要想挖掘完zis-3的潜力,其实是需要对zis-3进行重大改进的。从前面提到的德国人的改进策略可以看出,想要提高zis-3的反坦克能力,必须更换更大的药室,以便容纳填充更多发射药发射初速更快的穿甲弹。

可是这样的改进很麻烦的,至少对那些已经生产下线的zis-3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要返厂动大手术。这需要很多的工时,而且恐怕是暂时无法大量供应给一线部队使用的。

换句话说,这种改进还不如直接生产全新的zis-2来的快捷。你想想。又要改炮。又要研发76.2毫米口径的新式大威力穿甲弹。这能快得了吗?与其这么折腾一门老炮,还不如直接生产新炮算了。

第三个问题,其实这依然是大威力穿甲弹的问题。前面说过,制约zis-2效能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产能,另外一个就是配发的穿甲弹。从红军的实际情况来说,连zis-2的碳化钨弹芯高速穿甲弹(apcr)都生产不来,还同时上马另一个76.2毫米的高速穿甲弹。这现实吗?

说白了,红军不是不想给一线部队配发更好的穿甲弹,而是真心做不到。有限的资源肯定只能保障优先级更高的项目,比如说d-10、d-5、d-25和zis-2的穿甲弹,这些才是重点。而老掉牙的过渡货zis-3还是歇歇吧!

第四个原因,是的,同志哥,你没有看错,竟然还有第四个原因。而这个原因更简单了,那就是拜上次图哈切夫斯基搞的坦克炮比武所赐。替换zis-3的正选队员又多了一个,那就是d-5坦克炮。

当然。肯定不是装坦克上的d-5t和装坦克歼击车上的d-5s,而是基于d-5的牵引式反坦克炮d-44。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军委发现,原来d-5的潜力这么大,还可以很快获得大威力的破甲弹,别说nzk-150就是b货nzk-150a也能满足需求,而且还便宜。那干啥还生产zis-2和zis-3?

好吧,随着军委一声令下,zis-3的生产是立刻就中止了,连带着即将进行大规模量产

马口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tianbingzai1917/940384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