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宋仕妖娆 > 第三十四章 千骑卷平冈

第三十四章 千骑卷平冈

推荐阅读: 重生娘子在种田穿越民国做间谍嫡策薛家小媳妇重生之温婉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快穿尤物系统我的谍战岁月乌纱嫡谋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霸蜀红楼春银狐大清第一太子无敌六皇子不良之年少轻狂蚌珠儿老婆请安分

却不料一支弩箭射来,穿透咽喉,传令兵怒睁着恐惧双眼,无声的栽倒。

另外一位传令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了起来,挥舞双旗。

还击!

城墙上无处不见袍泽尸的大宋守兵,早被压抑得怒火沸腾,见到军令,瞬间爆发,手持盾甲的悍卒立即再次闪开,负责床弩的士兵迅速操作,满载怒吼和仇恨弩箭倾射而出。

一片箭雨从寿州城头洒落。

大地之上倏然见血花,朵朵盛开。

巨大的投石车,将极早便搬上城头的巨石投掷出去,呼啸着落向城外平地上密密麻麻的金兵军阵中……弥漫的烟尘中,又多了多少肉泥。

城墙之上,十数个士兵抬起巨大的油罐,倾泻而下。

几支火箭随之射落。

噗的一声,大火瞬间将攻城车包裹。

炽烈火焰里,数十个金兵成了火人,惨嚎着扑进护城河里,亦有人心急意乱之下向后方溃败,旋即被己方监战士兵射杀。

于此同时,从箭垛后面站出来的无数士兵,弩兵射箭压制井阑,步卒或抬着巨石,或倾倒燃油,云梯之上顿时惨嚎不断……

这样的情形在寿州四面城墙上同时上演。

人间地狱,莫过于此。

夹谷清臣见状,皱了皱眉,却无动于衷,攻城焉能不死人,只要我大好儿郎站上城墙,寿州将成囊中之物。

只是唯一有点担心的是,距离寿州城南十里处,似乎有一只大宋军队。

否则派到那面的斥候,怎会一个都不曾回来?

务必要在那只军队前来增援之前,拿下寿州,否则等大宋援兵一到,寿州便难攻了。

回首望了一眼,身后那整装待发的三千骑军和两千步卒,冷哼了一声。

早就防着宋人这一手,是以才有五千骑军和两千步卒没有投入攻城。

一者骑军不善攻城。

一者防备宋人援兵袭杀,有三千骑军和两千步卒,足以应对一切变化,除非大宋援兵有上万人之众。

不过那也无妨。

自己大可放弃攻城,让士兵撤回重新结成阵型。

夹谷清臣甚至隐隐希望大宋如此。

比起攻城,更愿意和大宋正面作战,能极大的减少战损。

寿州城南十里处,旌旗遮天蔽日。

数千大军阵型整齐,不时可见斥候从前方奔回,带来即时的战场消息。

顺便也带回了不少金国斥候的头颅。

刚赶到不就的赵恺,让刚禀告过情况的斥候下去,侧首看向辛弃疾和寿春守将,江南大营统领郑直,“若斥候消息探查无误,夹谷清臣只用了一万五千兵力攻城。”

辛弃疾蹙眉,“那还留有五千,这其中应该有骑军,估计就是防备着援军奔袭。”

郑直点头,“以金人之勇猛,一万五千攻八千,有极大可能成功。”

赵恺沉默了一阵,似是在问郑直和辛弃疾,又似在自语,“虽然夹谷清臣用兵老道,寿州守将朱镇甫统领亦是老将,应该能守一两日罢?”

辛弃疾忽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将终究是将,兵终究是兵,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忌也。”

郑直猛然睁眼,“辛副统领之意?”

赵恺哈哈大笑,“传斥候,金人第二波攻城之后,迅疾回报!”

夹谷清臣再如何用兵如神,有个问题也是他解决不了的——士气低落。

虽然他可以以功名利禄振奋士气,但战场局势瞬间万变,如接连被矬,金兵必然大受影响,如果在这个节骨点上自己帅兵杀出。

那么攻城之兵不足为惧,需要小心的便是未投入攻城的那五千金兵。

辛弃疾紧了紧手中长枪。

郑直正了正盔甲。

大半个时辰后,几骑斥候风驰云掣的奔回,未及近,便大呼:“金人第二次攻城失败!”

赵恺笑了笑。

郑直立即挥手传令。

三千骑军率先冲出,其后步卒全速推进,将在寿州城南集结,其后绕过寿州城,直取金人军阵后方。

蹄声如雷。

战马嘶鸣。

千骑卷平岗,旌旗舞青天。

大地之上,一支巨大的黑色羽箭势如破竹,冲向寿州。(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songshiyaorao/2134038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