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宋仕妖娆 > 第七十一章 再别康桥

第七十一章 再别康桥

推荐阅读: 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银狐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曹贼覆汉奋斗在新明朝如意小郎君小白杨重生娘子在种田贤妻良母三国之弃子快穿尤物系统我自寻我道步步生莲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大清第一太子嫡谋奥术神座数据三国我的谍战岁月

便想了首《再别白桥》, 我念与小妹听。”说完摇头晃脑故作深情的道:“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在大宋朝还没有现代诗的概念,受盛唐诗文化的影响,大宋虽然是词文化的巅峰,但格律诗依然有着极其辉煌的地位,格律诗讲究平仄、对仗、用韵,极其工整,而古诗歌比如诗经中的作品,可以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平仄、可以用仄声韵,但也因如此,盛唐之后鲜少有杰出的古诗歌经典。

而现代诗对平仄、对仗、用韵远不如格律诗和古诗歌这么讲究,比如李凤梧记忆里的一首现代诗《故乡》,就极为简单:

故乡真小

小得只盛得下

两字

这首诗李凤梧记忆深刻,因为它只有十三个字,却获奖十万块钱,虽然简单,其中的蕴意真心让人拍案叫绝,绝非那些小鸡啄米图之类的艺术可比拟。

而李凤梧念的这首诗,平仄、对仗和用韵上毫无格律诗的痕迹,文家两女还以为是首打油诗,开口第一句后都在暗自俏笑,李家小官人也太忽悠人了罢,这也算得一首诗么?

但随后几句,三言两语间勾画出一种让人悠然神往的画面,一时间两女都怔住了。

这几句有点美啊……

李凤梧继续风|骚的摇头晃脑吟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半水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白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以离别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描绘出一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文家小妹听得心都碎了,满脑子都是惊艳和感动。

深受格律诗和词文化的影响,除去诗经中那些情诗,文家小妹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能用这么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出一幅如此灵动的画面,勾勒出无尽的离别意境。

画面之清晰,意境之美不足以用言语绘之。

文淑臻口瞪目呆,李家小官人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有木兰词那句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惊艳无端,再有这首《再别白桥》,此诗若是流传出去,纵然是首类似古诗歌的打油诗,也必然是传世经典之作!

放在古代,便是诗经中的佳作。

小妹有一个大好才华的郎君。

最让人欣慰的是他对小妹的一片深情,文淑臻真心被李凤梧给惊艳到了。

而其中的深情文家小妹焉能不懂,再看李凤梧时,眸子里便生出丝丝爱慕,起身福了一福,“官人此去游学,山水之间望官人念有浅墨牵心,愿君早返家……相守……举白眉……”

浅墨是文家小妹的名,文浅墨。

文家小妹言语声音渐弱渐无声,相守举白眉五字几是微不可闻。

相守举白眉,这便是李凤梧深情告白后文浅墨的大胆回应,就算在开放的唐宋,这样的回应也算是大胆至极了,因此文浅墨呢喃着说了那话后耳根子都红了。

李凤梧大喜,小妹称呼自己是官人而不是李家官人,这意味着她从情感上认可了自己成为她的夫君,焉能不喜?

果然,在大宋有才华泡妞那真是手到擒来。

李凤梧回礼躬身,并不说话,转身离去,轻轻的挥手,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便随清风徐徐而来飘进两女耳里。

端的潇洒无比。

文淑臻笑得前仰后合,好你个李家小官人,小妹刚表了初心你就喘上了。

文浅墨哭笑不得,恨恨的扔了扔手中的鸳鸯绣花,嘴角的小女儿情怀笑意却无法遮掩,心里甜得不要不要的,我这官人真是个笨蛋呢,喜作那爱上层楼的风|流气。

不过官人是真风|流呢,这首《再别白桥》真美啊……让人好生喜爱。

先有木兰词的相见如故人,再有再别白桥的挥手云彩,文浅墨心里那座小小的城池里,住进了一位小官人。

小官人姓李。

凤栖大梧李凤梧。!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songshiyaorao/2134009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