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宋时归 > 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零三章 风涛急(七)

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零三章 风涛急(七)

推荐阅读: 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红楼春快穿尤物系统修罗武神大清第一太子混在后宫假太监武动江湖曹贼乌纱末世之三妻四妾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无敌六皇子师尊的秘密霸蜀嫡谋[综]戏精女配穿越民国做间谍步步生莲三国之弃子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易县为燕地易州治所,萧言曾经在此城下惊退其时残辽四面大王萧干主力。

自从燕地规复以来,汴梁朝廷也曾选派官吏,抚循新得之地。

可百余年来,已经被富贵生涯养得骨头都软了的大宋士大夫官吏。做官第一选择当然是留在汴梁城,汴梁不得,就是近畿诸路,其次河北诸路,再下就是江南陕西河东。

其余各处,哪怕素无兵火,民事不繁,公使钱加倍给予,且但愿意奔赴上任,哪怕选人也尽可以指射为官,发遣知州军都不在话下。可大宋官吏仍然避之则吉,宁愿在都门当中继续听鼓。

燕地新得,遍地伏莽,豪强处处,居民流散,更有边患,却无强兵坐镇。虽然选派了官吏,但是两年余的时间,真正就任的没有几个。

易州离河北甚近,为官一年就可以磨堪时算作一次正任,且公使钱加了一倍。但有什么事情,撒腿就朝河北跑也容易。总算是有官吏上任,两年余已经换了三拨。在治所之内百事不理,且活动范围不离残破的易县城垣。只是闭门衙署吃公使钱而已。一到一年任满抵一次正任磨堪,都是毫不眷恋的撒腿就走。

在女真东路大军入寇消息传来,易州本来就缺额甚多的官吏,一夜之间都跑得精光。反倒是易县城内城外土著燕民,自家持戈上城守卫,维持城内城外秩序。

倒不是易州燕民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培养出对大宋的忠诚,在大宋官吏放弃他们之后还愿意为大宋死守易州到底。而萧言因为易州离河北甚近,不好做大动作经营。易州零星的地方豪强。也对萧言没有什么归属感。

而只是这些土著燕民无处可逃。到大宋境内也无亲无故。只有徒死于沟壑。所做一切,只是维持秩序,减少变乱时候的损失。只等哪方势力先到,就向哪方势力投降。乱世当中生存法则,就是如此而已。

刘保忠率领二千余骑,自飞狐陉出,直入易县之后,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易县地方豪强倒是毫无抗拒的交出城防。他们也是有眼色的。这二千余骑虽然不多,但是一眼就能看出尽是剽悍敢战之士,而且大宋军马来得如此之快,表明大宋还是愿意守卫燕地。同为汉民,这支军马未尝不可以依靠!

紧接着他们就知道这支军马是燕王萧言麾下,易州豪强,就更热情了几分。

萧言名号,在大宋本部,在士大夫们的诋毁之下,几乎可以算得是声名狼藉。但是在燕地。却是万众归心的对象!

燕地北半部分,多少豪强归于萧言麾下。现下各家子弟。都在大宋有了出身。将来萧言若是能更进一步,燕地子弟前途更加不可限量。且萧言破耶律大石,破萧干,破女真,定燕京的威名,几年过去,仍然是在燕地如雷贯耳!

此刻来援燕地的,仍然是萧言军马。燕王仍然没有放弃此地!

得到地方支持的刘保忠,虽然匆匆而至,却马上就能在易县之地令行禁止。立刻召集人手修补城防,囤积粮草物资,搜集前方军情,并且向各处联络。

刘保忠这一部人数虽

天使奥斯卡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songshigui/223185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