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四章 三王

第二十四章 三王

推荐阅读: 初唐峥嵘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二婚奋斗在新明朝奥术神座小白杨数据三国乌纱三国之弃子银狐武动江湖不良之年少轻狂嫡谋蚌珠儿薛家小媳妇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吕布的人生模拟器修罗武神1911新中华末世之三妻四妾

听闻国公一首《出塞》,莫名感动。前不久游玩石堡城,见石堡城下国公的题字剑书,感慨悲烈,想着草民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因万千白骨换取来的,更是羞愧的无地自容。至此立誓:愿以七尺身躯,提清风三尺,投笔从戎,效命国公帐下!”(xs639)•(com)

裴旻让王之涣夸得极不好意思,笑道:“你有此心,某焉有不收的道理。正好我麾下正缺人手,你若不嫌弃,便在我帐下先充当文书吧,待确定你能力,另酌情评功提升。”

◥想看无言不信的《盛唐剑圣》吗?请记住[小_说路上]的域名[(xs639.com)]◥『来[小_说路上]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xs639)•(com)

王之涣毫不介意的道:“愿为国公效命。”

“对了!”裴旻想起王之涣先前提的好友,不由道:“你若有怀才不遇的好友,亦可以举荐他们。真有大才,旻还可向陛下举荐。”

王之涣道:“属下早年教的几位好友,大多于属下之前的想法差不多,对于仕途并不热衷。倒是近年结交了两位知己,却也有为国效忠的心思。此二人论及才华只怕更胜我一筹,只是年岁偏小,无半点功名在身。”

裴旻忙道:“无妨,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功名什么都是后话。只要真有才,还怕没有功名?”

他一听王之涣说才华更胜他一筹,心里不由痒痒的。

王之涣答道:“他们两人无巧不巧与属下同姓,一个双名昌龄,另一个单名一个维字。”

王昌龄、王维!

裴旻有些心理准备,但听王之涣说出王昌龄、王维名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心底一阵震撼。

七绝圣手王昌龄!

诗佛王维!

都是赫赫有名的绝顶人物!

而且他们两人都有一定的政治建树,并非是那种纯粹的诗人。

王之涣疑问道:“国公听过他们?”

裴旻笑道:“神童王维的大名,长安谁能不知?”

王昌龄现在名声不显,但是王维的名号裴旻但真是听过的。

王维才华早显,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还写的一手好诗,画的一手好画,还有音乐天赋,一到长安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名传京师。

王之涣一想也是,说道:“昌龄兄对国公推崇备至,只要属下相招,十有八九回来。至于摩诘兄,这个属下不确定。”

裴旻道:“无妨无妨,能来一个是一个。”

王之涣也乐意为自己的好友,求个功名,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

裴旻想着万一王昌龄、王维都来了,那么以后再将李白、杜甫招来,那自己麾下可就是群英荟萃了。

加上现在的张九龄,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诗人都是自己的部下了吧?

仅是想想,裴旻便觉得兴奋。

王之涣的文书地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小吏,干着帮裴旻起草文稿的工作。但他并不嫌职低官卑,也没有半点才高气傲的态度,认真的处理着手中的每一件事。

裴旻也不时的考验着王之涣的行政能力。

王之涣对答如流,确实颇有能耐。

裴旻虽未立刻提升他官职,却也分摊了一些他本职之外的事情于他处理。

这天裴旻对王之涣道:“你处理好手中事物,回家歇息的时候绕个远路,去鄯州的各大粮店看看粮食的储备情况。刚刚我得到长安传来的消息,说赈济粮因为河道堵塞,比预计的要延迟半月,看看市面上的粮食是否充足。”!

(xs639)•(com)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shengtangjiansheng/4456194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