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巾少帅 > 第215章 教主又去种田了

第215章 教主又去种田了

推荐阅读: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嫡谋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法师奥义重生娘子在种田无敌六皇子武动江湖道果快穿尤物系统贤妻良母1911新中华步步生莲初唐峥嵘奥术神座嫡策如意小郎君辛亥大军阀数据三国师尊的秘密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

别是袁氏的后手。”张钰若有所思,拿出备忘本,把这个记录上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的记忆力的确足够,问题事情是越来越多。

需要照顾到的地方也越来越多,难免有些忙中出错,忘记的地方。

索性就拿了个备忘本,把重要的事情写下来,每天拿出来看一眼提醒自己。

冬季有好有不好,几乎没有战争的风险,问题这气候却不太舒服……

自己这个习武之人还好,普通人连离开暖炕都做不到。

本身就缺乏油水,冬天对他们来说太痛苦。

推广土炕这玩意,也的确给太平教赚取不少的名望,主要是黔首之间。

另外就是御寒物,有木棉树的棉衣,成本很高,一件的价格可能比丝绸还高。

鸭绒的去味还做不好,再加上工艺问题,羽绒服还不成熟。

当然可以做,百姓不介意那股味道就好,说到底比起那股味道,保暖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这年头的羽绒服,为了避免鸭绒漏出来,得用丝绸或者锦作为布料。

这年头的纺织机不行,麻纤维达不到那个密度,尤其是民间那种粗麻布,做的衣服大概一个月不到,这鸭绒就要走完。

可不用粗麻,成本也意味着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

冬天三个月,再加上秋末和初春,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大部分百姓几乎没办法出门,于是市场非常的萧条。其中到底损失多少的商税,只有穿越者大概能明白。

唯一的好处,就是妇女的怀孕率会急剧提升,毕竟冬天真没什么好做的。

只是把各地的儿童和老人在冬季的死亡率算进去,这条数根本就不平衡。

“然而就算棉花找回来,就印度棉的品质也比不上美洲棉,更别说品种改良也是任重道远……”张钰叹了口气,就算现在把土豆玉米南瓜番薯找回来,品种改良也任重道远。

就说这味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只能说能吃,饿不死。

不过百姓要的,其实就是吃饱,吃好那是富裕了才能考虑的事情。

“不对啊!”张钰想了想,“既然‘农业’和‘改良’都有,为什么不尝试一下‘选育’和‘培育’呢?万一能形成技能,然后通过‘教学’培养出一批‘农学家’也是好的。”

未必需要培养出一个袁老这样的存在,只需要系统的农学家出现,它终究会慢慢发展。

哪怕改朝换代,也不会有哪个君主会不重视农业的!

也就是说,哪怕有一天,他的所有理论、技术都被否定,农业方面新朝廷也不敢一竿子打死。

封建时代,大概就这样,尤其是党争,管你对不对,为了打压就说你是错的。

不仅要批判,还要彻底毁掉,打到耻辱柱上,让其他人都不敢再尝试复原……

仔细想想,华夏多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大概就是这样被彻底毁掉的。

想到就去做,另外张钰还打算趁机改造一下纺织机,看看能不能把传说中黄道婆纺织机给造出来……以他现在的‘改良’技能,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应该可以做到。

这意味着他在其他地方时间要减少,他已经想好了,在炼丹方面可以减少投入。

到现在他这个程度,也没必要专门去炼制虎狼药丹。

至于练气丹什么的,王诚如今自己也能炼,只是成品率没他那么高而已。

考虑到投入,就那个成品率和品质还能接受。这段时间还有一个新品,叫做辟谷丹,不是可以不吃饭的丹药,而是一颗这玩意能取代一天的能量消耗。

是研究军粮的时候开发出来的,成本和技术问题没办法量产……甚至想过废弃,后来发现武者服用辟谷丹练武,有不少的好处,就小规模炼制一些,给自己学生用。

不过这个可以用高蛋白取代,效果差点,不过他的时间同样宝贵。

“什么,教主又跑去种田了?”消息传到张贲和刘康那边,都一愣一愣的,不敢相信。!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sanguozhihuangjinshaoshuai/2780357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