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1267章 如何成为忠烈 一

第1267章 如何成为忠烈 一

推荐阅读: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辛亥大军阀混在后宫假太监步步生莲1911新中华我自寻我道如意小郎君贤妻良母我的谍战岁月[综]戏精女配霸蜀每次都是非人类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重生之温婉修罗武神不良之年少轻狂我是军阀二婚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麾下的将官投来的喜悦的目光,示意大家坐下。

“本帅决心已定,决然以精锐之兵,击破大散关及和尚原一带流寇军,突进散关道,直取马岭关(属于汉中府凤县)!诸将谁愿为主攻?谁愿率部追击?”

吴三桂的话说的还是很有水平,他可没说流寇要跑路了......那可就不方便报功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已经有人起身请战了。

“大帅,末将刘生愿率部主攻大散关!”

第一个请战的是刘生,他是朱慈烺派到吴三桂身边的,吴三桂后来也心知肚明,但还是大加提拔,让他当了河西军提督——吴三桂现在的官职是川陕总督、河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三个。

其中川陕总督下面是没有什么直属部队的,而河西、安西两个节镇都有自己军队,正常的编制都是两万,设有一个统军提督。吴三桂并没有直领这两个提督。而是将其中一个给了朱慈烺派到自己身边的刘生,一个给了自己的义弟吴国贵。

“大帅,末将吴国贵愿率部主攻和尚原!”

吴国贵是吴襄的养子,一直跟在吴三桂身边,现在官拜安西军提督。而他和朱慈烺之间也有联系的,他的一个亲兄弟,同时也是吴襄养子的吴国勇在天津之战后就跟着朱慈烺了,现在也是个克难国公。

看见自己的两个心腹都挺身而出,抢在其他人前面请了战,吴三桂满意的点点头。

大散关和和尚原都是现成的功劳,也没什么风险,当然给自己人了......而且刘生、吴国贵都率部在陕西打了七八年,功劳苦劳一大堆呢!

“大帅,末将尚可喜愿领所部精兵突进陈仓道!”

“大帅,末将孔廷训愿随尚提督突进陈仓道,穷追痛歼流寇所部残兵......”

接着请战的是尚可喜和孔廷训。

这两位是“空头藩镇”,有节镇的名头,也有军队,但是没有地盘,实际上就是两个佣兵头子。

不过这两位在陕西战场上也挺卖力,打足了全场,之前还在青海打败过和硕特部,看上去还有点用。

另外,两个人的“空头藩镇”也有两万人的编制。这对吴三桂来说就非常珍贵了!

吴三桂的两个藩镇是从早年镶绿旗的三百六十千户发展起来的,再往前就是关宁军加一部分陕西明军的底子。军户的数量很多,虽然在西迁过程中裁撤过好几回。但还是有七万余户之多,这么些年繁衍生息下来,也出现了军户太多和丁余太多的问题!

朱慈烺把陕西战场较高吴三桂,其实也是为了替吴三桂“解困”,陕西的战局开着,吴家军就可以突破编制上限——现在河西军和安西军的兵力之和都超过八万人了。

光是在陕西前线就多达五万!

不过跟着吴三桂的两镇军户和丁余还是太多......八万人的编制都不够他们分的。

所以吴三桂又把尚、孔两人的军队招到陕西,再用自己的河西兵和安西兵去补充他们的消耗,现在差不多把尚、孔两军变成吴家军的旁支了。

现在尚可喜、孔廷训的请战,也是有默契的。

大散关和和尚原的大肉给吴家军的嫡系,需要冒险的追击任务给吴家军的旁支......

至于阎应元从湖广带来的2个师的近卫军,再加上原本就在陕西前线的1个近卫军的师和3个新军师,将近9万人的军队,当然就只能负担一些次要的任务了。

其中有3个新军师现在布署在祁山前线,由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担任军提督。

余下的3个近卫师,则由阎应元指挥,全都在吴三桂这个川陕总督帐下听用。

吴三桂扭过头,看着非常配合自己,一直没有主动请战的阎应元,笑着说:“阎提督,你的近卫军是天子的亲军,可是压轴的精锐。”

一顶高帽子先给阎应元戴上,然后再指出近卫军的定位,最后才又对阎应元说:“等到大军打下马岭关,就该分兵两路了......到时候三桂率兵南下成都。汉中和重庆方面,就有劳阎提督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qiangjiudamingchao/2640261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