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明末传奇 > 第九百三十八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

第九百三十八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修罗武神三国之弃子银狐每次都是非人类[综]戏精女配嫡策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老婆请安分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武动江湖重生之温婉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道果红楼春贤妻良母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霸蜀我是军阀末世之三妻四妾

瑞元三年的春节,京城格外的热闹,庙会里面人山人海,各种杂耍和小吃鳞次栉比,近二十年的时间过去,这次的春节,京城的百姓是安安心心庆贺的。

紫禁城里面没有那么轻松,需要考虑和筹划的事情很多,就连郑勋睿都感觉有些疲惫了,科举考试的事宜,商贸的事宜,征伐大清国的事宜,统一草原的问题,更加主要的是让大明王朝强盛富庶的问题等等。

大明各地都恢复了平静,流寇以及八旗军造成的伤害正在慢慢的淡去,尽管说天灾还是一定程度的存在,不过有了各级官府的大力抚恤,灾害也不是很大问题了。

平静之后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这种迅速的发展,不代表大明各地今后就会总是如此迅速的发展,大灾大难之后,地方上恢复的速度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老百姓只要稳定下来,一定会勤勤恳恳的做事情,期盼能够过上好日子。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各地的发展,是由衷高兴的,但郑勋睿很是冷静,他知道如今的发展,不过是表面情况,老百姓之所以能够稳定下来,主要还是老天的关照,瑞元二年没有遭遇太多的天灾,粮食基本都丰收了,老百姓有饭吃了,心也就定下来了。

大明王朝真正的想着要发展,还是要发展商贸,依靠农业来支撑,不可能有着长足的发展,可商贸又是需要依托产业的。现如今的商贸,集中在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等日用生活品方面,且都是零星的。南方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作坊,主要生产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等商品,不过各级的官府对于这些大型的作坊,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官吏甚至认为大型的作坊不应该鼓励和提倡,因为作坊里面做事情的人太多,都是青壮。可能影响到农业生产,就连一些大型作坊的老板,都很是担心。害怕因为作坊的人太多,影响到每年的春耕和秋收。

郑勋睿对大型作坊是极力的鼓励和支持的,甚至在春节期间都下了圣旨,要求各级官府务必要大力支持各类大型和小型的作坊。皇家银行的分支机构更是要实际予以支持。

从赋税的角度考虑。海外贸易已经成为大明的半壁江山,这一点内阁所有大臣都感受到了,按照郑勋睿的要求,每一个月户部会上奏赋税收支的情况,其中主要就是海外贸易和商贸的赋税,农业赋税的时间固定,每年的四月和十月,其余时间是没有的。

朝廷的开销同样是巨大的。官吏的俸禄以及郑家军的军饷,这种开销的份额。根本不是崇祯年间可以想象的事情。

皇家银行的作用也完全展露出来,大明宝钞已经更名为纸币,不过下面的人还是习惯性的称呼其为宝钞,皇家银行已经完全掌握了发行纸币的权力,更多的行家里手进入到皇家银行,不断测算应该发行的纸笔的数量。

郑勋睿要求大明的纸币不仅仅是陆地上流行,还要到海外去,这就让文曼珊等人加强了与海外驻扎的郑家军的联系,而所谓驻扎在海外的郑家军,主要就是台湾与巴达维亚的郑家军了,统领这些军士的是郑家军副总兵洪欣贵。

风中的失落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mingmochuanqi/1609383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