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明末传奇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漕运总督

第三百一十二章 漕运总督

推荐阅读: 初唐峥嵘[综]戏精女配武动江湖如意小郎君师尊的秘密乌纱道果数据三国覆汉每次都是非人类穿越民国做间谍奥术神座法师奥义银狐蚌珠儿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嫡策大清第一太子1911新中华不良之年少轻狂

八月十六日,郑勋睿奉旨进入乾清宫。

早朝的争论,早就传开了,弹劾的奏折不了了之,相反是刘宗周等人遭遇到训斥,以至于刘宗周抱病在府邸,准备要辞去工部侍郎的职位了,这个信号,被众人解读为东林党人遭遇到打压,张凤翼和郑勋睿等人则是受到了皇上的重视。

有关内阁的人员,早就传的沸沸扬扬,八月十五这一天,本来是要宣布内阁调整事宜的,可惜因为刘宗周等人的弹劾,以及皇上的发怒,导致早朝没有直接宣布,大概皇上也是考虑到了,若是当初宣布,可能引发更大的争论。

郑勋睿在知道这一切之后,感受到的是好笑与可悲。

朝廷大臣的调整和变动,本就是皇上的权力,居然到了不能够直接宣布的境地,可见大明的言官制度,已经发展到畸形的地步,其实在正德和嘉靖年间,这种苗头已经冒出来了,就说给事中和监察御史,品阶不高,也就是七品的官员,却能够直接弹劾内阁大臣,甚至在公开场合直接顶撞皇上,至于说弹劾之意见建议是否正确,倒不是最重要的。

大明读书人所谓的骨气,同样发展到死守条规、迂腐僵化的地步,让郑勋睿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嘉靖年间大礼仪的事情,正德皇帝溺亡,无子嗣,弟弟嘉靖皇帝继位,以杨廷和为代表的文臣,要求嘉靖皇帝认孝宗皇帝为父亲,而称呼自己父亲为叔父,杨廷和等人所依旧的就是程朱理学,嘉靖皇帝当然不会同意,也是持续二十年之久的大礼仪之争由此展开。

虽说嘉靖皇帝在这场大礼仪之争中,采取了相对血腥的手段。廷杖打死了不少的大臣,最终坚持了自身的意见,可明朝读书人所谓的以大局为重、割舍亲情、无视人伦的做法,让任何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迂腐已经到了食古不化、不近人情的地步了。

言官制度的畸形发展,到了万历年间。已经很是严重,以至于内阁大臣之间的斗争,都利用言官来实现,言官可以不顾事实进行弹劾,近似于胡搅蛮缠了,弹劾的对象包括内阁首辅,文武百官,要说这些言官若是从基层起来的,了解民间疾苦、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也就罢了。可惜这些言官,大都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高中进士之后,在翰林院学习几年时间,就进入都察院和六科了,在他们的内心,遵从的就是所谓的理学,遵照执行的全部都是所谓的圣人之言。毫无创新,更不知道时代在进步。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科举被上层官员高度重视了,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举人或者进士的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么自然就能够从言行举止影响到读书人,不管他们是进入朝廷还是散落在社会各个阶层。

东林党、浙党之类的利益团体,也就是在如此情况之下产生的。国家兴亡、百姓疾苦在这些党团之中已经居于次要地位,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首要任务,所以党同伐异等等情形,层出不穷,成为大明朝最大的痼疾。无法消除。

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形,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是大动干戈,可惜的是皇上没有这等的魄力,

风中的失落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mingmochuanqi/1609320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