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战和之争

推荐阅读: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师尊的秘密数据三国奋斗在新明朝银狐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乌纱小白杨混在后宫假太监我自寻我道曹贼二婚三国之弃子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我是军阀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无敌六皇子末世之三妻四妾薛家小媳妇武动江湖

政得以顺利推行, 工商业更是得以井喷式发展。

再加上朝廷的赋税体制革新的推行, 单是上半年的国库收入,就已经突破了两千万两白银。

随着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开展,关税制度的改革,大量的粮食、棉花输入大明。

粮食,已经不再对大明构成威胁。

‘小冰河’,也亡不了大明!

陕西的灾荒,随着大批百姓迁移河套地区,也即将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民乱自然也就平息了。

归化会盟,漠南各部臣服,北方边患得到彻底根除。

如今建奴这心腹大患,也要投降了。

崇祯这大明天子的心情,又怎能不好?

大臣们沉默了片刻,毕自严出列奏道:“臣以为,若是建奴答应我大明足够的条件,理应接受投降。”

崇祯问道:“毕卿,说说你的理由。”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今建奴虽已是强弩之末,然而建奴经营辽东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以武力征伐,势必会耗费国帑,将士伤亡无算。”

“我大明近年国运昌隆,国库充盈,然而开支也是繁多巨大,归化之战又刚刚结束不久,若是再起战事,必将损耗国力。”

“若是能通过谈和,不费一兵一卒收复辽东,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毕自严侃侃而谈。

他的这番言论,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文官的想法。

李标、薛国观等阁臣,以及九卿纷纷开口附议。

与建奴最终一战,打输肯定是不可能打输的。

然而打仗就要花银子,就要死人。

最为关键的是,这可是灭国之战,一仗打下来,将会有多少功劳?

武将们岂不是要上天了?

在文官们看来,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辽东,才是最佳选择。

这样既能收复辽东,功劳又是文官的,简直是两全其美!

文官们会有这种想法,并非是因私废公,而是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再怎么忠君体国的大臣,也得为自己的政治集团谋取利益吧?

不然下面有谁听你的?

崇祯没有表态,看向张维贤:“英.国公以为呢?”

“奴酋皇太极雄才大略,绝非等闲之辈,此时建奴投降,实乃拖延之计,绝不可轻信。”

“以我大明之军力,以及军心、民心,覆灭建奴易如反掌,又何必与其谈和?”

张维贤是勋贵,屁股自然是要站在武将一边,况且他说的是事实。

崇祯又看向孙承宗:“孙卿是蓟辽督师,为何不置一词?”

这么大的事情,孙承宗这个内阁辅臣、蓟辽督师,自然是要从辽西赶回来参加。

孙承宗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是否忘记了一件事?”

崇祯诧异地问道:“什么事?”

“陛下曾下诏,国师云逍子参赞国政,凡大政、军机,须问及意见。”

“建奴归降,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过问国师?”

孙承宗的答复,让众臣腹诽不已。

这个老狐狸!

他是文官,又是蓟辽督师。

主和,会让将士们寒心,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主战,就会得罪文官集团,以后就要时刻防备着被人从背后捅刀子。

不管是主和还是主战,都会得罪另一方。

于是直接把皮球推给了云逍子。

云逍子的主意,总不会有人会有意见吧?

不愧是先帝的老师,云真人力荐的蓟辽督师,高明!

崇祯颔首道:“孙卿所言极是,此事等征询国师之后再议吧。”!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jiazhichongzhendazaodamingribula/5793476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