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930章 从亡国之君到中兴明君,相隔了一个叔父

第930章 从亡国之君到中兴明君,相隔了一个叔父

推荐阅读: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嫡谋蚌珠儿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不良之年少轻狂如意小郎君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大清第一太子贤妻良母武动江湖我的谍战岁月红楼春乌纱曹贼银狐霸蜀奋斗在新明朝1911新中华师尊的秘密

北逃,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以期获取传国玺,最终无功而返。至此,传国玺杳无音信。”

说到这里,孔贞运双膝跪地,高举传国玉玺:“此玺,确定为传国玉玺无疑!”

崇祯霍地自御座上起身。

群臣一阵轰动。

秦始皇之后,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尊为国之重器。

得到此玺,则象征其‘受命于天’。

失去此玺,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如有皇帝登大位而没有此玺,就被讥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如今传国玉玺归于大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受命于天,皇权天授,国运昌隆!

“传国玉玺流落异族数百年,今日重归中原,太祖、成祖未尽之业,今日陛下达成,此乃天命所归!”

温体仁知道该自己表演了,站出来大声道贺。

张维贤、薛国观、李标等人,也纷纷出列道贺,个个容光焕发。

即使是成基命,也不得不跟着附和。

传国玉玺的意义,谁都清楚。

这都不值得为皇帝歌功颂德,直接拿玉玺砸破脑袋,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成基命知道,大势已去!

有了传国玉玺,皇帝比真命天子还要真,威望将与太祖比肩。

以后文官们想分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监将玉玺送至崇祯身前。

崇祯伸手拿起玉玺,手微微有些颤抖。

接着看到玉玺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篆字,神情一阵恍惚。

这是太祖都求而不得的传国玉玺啊!

从今日起,朕的威望,比肩太祖、成祖!

朕的权威,再也无人敢于挑衅!

而这一切,全都拜叔父所赐!

崇祯一时心神激荡,几乎难以自已。

原来从亡国之君,到中兴明君,乃至千古一帝,中间只隔了一个叔父!

崇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抑内心的激动,看向成基命,漠然问道:“草原大捷,收复河套,歼灭林丹汗,你现在是否还有质疑?”

“臣,不敢再有任何质疑。”

成基命伏地叩首,整个人像是丢了半条命。

首辅的位置,自然是不敢奢望了,跟陛下争权,更是想都不要想。

此时要考虑的,是能否保住命。

唯一的生机,就是希望皇帝心情好,对自己高抬贵手,留自己一命。

其他大臣,自然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温体仁扬眉吐气,大声说道:

“收复河套,为大明开疆扩土,当祭告太庙!”

“传国玉玺归于大明,乃我大明未有之幸事,当祭告太庙!”

张维贤接着奏道:“察哈尔部被歼灭,土默特等部归附,北方再无边患,也应当祭告太庙!”

云党、勋贵、武将们,也都纷纷开口。

可以预料,大明的列祖列宗们,最近肯定会比较忙,需要祭告太庙的事情太多了。

崇祯朗声说道:“还有一事,也当祭告太庙!”

“陕西连年灾荒,百姓流离失所,以致民乱四起。”

“朕已有决断,将陕西无地百姓,迁居河套,以解灾荒。”

“从此陕西百姓安居,再无民乱之忧!”

大臣们一愣,再次纷纷开口称颂。

陛下一声不吭地,竟然下了这么大的一盘绝妙好棋。

出兵草原,不光是开疆拓土,解除边患,还解决了陕西的民乱问题。

这就叫……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崇祯顿了一下,接着沉声说道:“这些全都是云逍子的全盘谋划,朕可不敢贪功。”

皇极殿前,再次一片寂静。!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jiazhichongzhendazaodamingribula/5792644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