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汉儿不为奴 > 第六百二十六章 恭请唐王监国!

第六百二十六章 恭请唐王监国!

推荐阅读: 步步生莲道果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1911新中华我是军阀三国之弃子重生之温婉重生娘子在种田二婚红楼春乌纱奥术神座奋斗在新明朝如意小郎君小白杨我自寻我道不良之年少轻狂大清第一太子覆汉银狐

廷的正式承认,当年隆武帝在福京登基后,封二弟朱聿鐭为唐王,后来朱聿鐭在广州擅自称帝,将唐王爵给了三弟朱聿锷。而朱聿鐭的绍武政权打成立起就和肇庆的永历政权为敌,双方谁也不承认对方的正统,一个是按神宗帝系登基,一个是按兄终弟及继承制登基,单以道统大义而言,双方登基都有道理,然而这是皇帝之争,朱由榔、朱聿鐭哪个肯让,最后的结局就是广东内讧,绍武身死,永历出逃。

永历不承认绍武政权,自然不会承认朱聿锷这个唐藩,要不是王兴将朱聿锷迎到文村,恐怕朱聿锷早已身死。长乐大长公主被大学士郭之奇带到昆明后,永历出于安抚人心,拉拢隆武、绍武一脉留下的唐藩力量,才对长乐朱淑仪无比重视,可直至他弃国出逃缅甸,他都没有下过正式的诏书册封过朱聿锷,所以朱聿锷这个唐王说起来是绍武帝所封,没有入宗谱,要是连城壁不认他这个唐藩,朱聿锷就是个平民百姓,甚至于还要担上一个大逆的名头。

“兄终弟及” 可是永历帝朱由榔最不愿意看到四个字,绍武兄终弟及和他抢皇位,谁又敢保证朱聿锷不会同样也来这一出呢。哪怕朱聿锷在永历在肇庆登基时就主动上表支持,并劝说金厦郑氏拥戴永历,甚至于为了不被有心军头算计,执意留在广东坚持抗清,哪怕濒临饿死都不肯离开文村。种种迹象表明,唐王朱聿锷真是以赤诚之心拥戴永历的。但这赤诚之心和“兄终弟及” 四个字比起来,却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唐王做的越多,永历朝廷对他的猜忌就越大。试问,他朱聿锷一言就能让拥强兵的郑森改为拥立永历,那日后又是否一言再让郑森拥立于他?

所以朱聿锷并没有做什么出格举动,然而就是那么一封单纯为了抗清大局着想,为了解救天子的书信,却让连城壁和张孝起大为忌惮。

连城壁是铁了心的不理会唐王劝说,宁可躲在钦州做他的一府总督,也不愿向广州方面稍微低一低头,更休说他有拥唐王登基这个念头了。拥唐王登基,广东人人有利,就他连城壁无利,因为他现在就是大明朝廷在广东的最高官员,有节制郡王以下的权力,哪怕这个权力从来没有执行过,可在名义上他就是广东第一人。可改投门楣的话,连城壁有什么好处?贼秀才连广州都不愿意让他回,无兵无将的他去迎合贼秀才,甚至参与拥唐,能有一杯羹水分给他!

书信没有起效果,唐王朱聿锷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也对,永历朝廷从来没有承认过他唐藩爵位,他又凭什么要人家总督和巡抚和周士相联合。

王兴带所部兵士改编为太平军第十镇从肇庆去了广西后,唐王就一直留在文村,部下们想让唐王去台山县城,那里条件毕竟比文村好的多,可唐王却不肯去,只说这文村虽是小地方,可山清水秀,他日若能终老于此,人生也无遗憾。

当年广州城破,唐王一家都遇了难,只一个小妾随他逃了出来,十年过去,当年的风华小妾现在也成了中年妇人。文村的苦日子折磨的不单单是抗清军民,也是他唐王夫妻二人。

一大早,唐王便和往常

傲骨铁心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hanerbuweinu/1523833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