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汉儿不为奴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

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

推荐阅读: 武动江湖[综]戏精女配道果法师奥义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穿越民国做间谍霸蜀我是军阀重生之温婉二婚无敌六皇子吕布的人生模拟器重生娘子在种田初唐峥嵘1911新中华红楼春我自寻我道覆汉小白杨步步生莲

为了促成此事, 李定国甚至希望李、郑能够连姻以求巩固盟谊, 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屡屡不能成事。二次东征时,李定国抱了极大期望派使者致书郑成功,希望他能率兵来会师,结果成功正与清方“和议”,为防消息走漏竟然将使者稽留于厦门,拖了一段时间才派人回书。信中却对联兵之事模棱两可,也迟迟不动,致使李定国再次含恨退军。

归根结底,成功不愿与李定国会师广东,却是因为当年隆武帝对成功知遇太深,使得成功对隆武帝早生士为知己者而死的信念。隆武帝死后,他拒绝承认肇庆的永历政权,直至后来绍武覆没,这才不得不在部下的劝告下接受永历册封。李定国是大西军出身,又是拥戴永历帝,虽两家会师能够尽取广东,但成功却是不愿从李定国,而是想自己独力行动,若能事成,则有望再拥唐王登基,使隆武帝能入大庙。

成功如此心态,自然使得李定国对成功大失所望,在信中直指其虚君不愿奉永历天子的真实意图。太平军在广东同李定国一样,依旧是打着永历旗号,且成功又早为北上长江之役做了许久准备,故潘庚钟一番话便让他不再迟疑,拿定了主意。

但中军甘辉却有不同意见,他道:“北上长江须要等到七月信风方能行,且是空国远征,一旦失败,便有全军覆没危险。便是不致如此,大军出征后,金厦亦有被清军再度进攻之危险,所以我认为倒不如和广东合兵共击济度大军,取潮州安置军民,再击达素,稳固闽中再图北上,这样大军北上就不复两岛有危。”

“甘将军,你的眼光儿未免太近点了,清廷所以不攻金厦,就是怕滇、黔的牵制。如今孙可望降清,清廷已下令三路大军进攻贵州,晋王李定国势单力孤,如何能挡住清廷这十多万兵马?果滇黔削平,清廷便可全力来扑我们,区区两岛,岂能独全?现藩主统率貔貅,人据长江,截其粮道。他们自救不暇,哪里还有功夫攻两岛?”

潘庚钟所言也是有理,眼下清军已经大举用兵西南,又有济度用兵广东,若郑军此时用兵长江,势必能截断清廷漕运,断江南粮饷,使这两路清军无有粮草供应,故虽未和太平军约兵共击济度,但也是达到了断清军后路的战略意图。便是西南那边暂不受影响,广东这边的济度却是要受直接影响的。再者,大军入长江,东南清军哪个不危,达素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选择攻打金厦,他只能调兵往金陵救援,他若不去,清廷也会砍了他脑袋。至于济度那边,反而因为太平军的存在而不得回援,说起来反是有利于郑军入江之战。

“兵法有云,围魏救赵。藩主统大军入长江夺金陵,便是要替西南解围,此策,万不能因事耽搁延迟。”

工官冯澄世直接参与了藩下十多万大军的军械准备,是坚定的北上派,不同意和广东合兵。

“清廷大举用兵西南,又有济度用兵广东,这正是北上夺取金陵的大好时机...达素所部不足为虑,只需留万余兵马守金厦,达素便不敢来攻。现在金厦兵马云集,日费万金,上下皆知即将

傲骨铁心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hanerbuweinu/1523813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