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汉儿不为奴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构架

第三百四十二章 构架

推荐阅读: 二婚末世之三妻四妾每次都是非人类嫡谋小白杨乌纱重生娘子在种田如意小郎君曹贼数据三国三国之弃子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辛亥大军阀霸蜀混在后宫假太监银狐师尊的秘密红楼春老婆请安分不良之年少轻狂

都是被强行迁移,或者说掳来更合适。当然,在对外宣传上,太平军都是强调这些百姓全部是自愿跟随的。

3万多新移民的涌入迅速补充了香山急缺的劳动力,使得大量因战乱而抛荒的土地得到耕种,同时也为太平军提供了大量后备兵源。

新移民是按照太平军后营模式进行安置的,其中一半的人口安置在了前山寨,组建了20个新村,统一由前山寨乡公所进行管理。

前山寨乡公所是香山县十几个乡最大的一个乡,若论面积,足以超过周士相前世的珠海市。不过面积大是大,但前山寨的人口加上这些新迁来的移民也不过才3万多人,这点人口还不及一个下等县。而全香山县的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十万,所以3万多新移民的涌入并没有引发本地人与外来人口在土地归属上的冲突。香山境内现有耕地完全可以消化这些移民。

永乐和长宁这两个乡是香山县内最支持太平军的两个乡,这得益于当初铁毅在这两乡搞的十几起灭门惨案。

正是这十几起灭门惨案,才使得永乐乡和长宁乡的地主士绅被连根拔起,宗族势力也被一扫而空,使得当地给地主家当佃户的贫民百姓从此得以解除捆在身上的人身枷锁,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农民最重眼前利益,得到利益之后他们便会想方设法保住,因此在尝到太平军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后,永乐和长宁两乡的青壮对报名参加太平军十分踊跃。报名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最终有近2000人加入太平军,这也导致这两个乡的农民家家都成了太平军军属,享受和后营组建的那些村子相等的待遇。

安置在永乐乡的移民有4000多人,被安置于该乡东北部,组建了3个村,原先那里零散居住的村民则被乡公所迁到了本地人多的村子。

周士相一一查看了该乡公所给付移民的口粮、农具、耕牛,及几个村公所的组建情况。虽然仍有些不足和瑕疵,甚至还能隐约看到一些贪污情况发生,但永乐乡公所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已经远超从前,仅此一点便足以让周士相满意,至于那些小节,在当下并不是周士相要关心的重点。

以太平军现有的地盘和条件,考虑整顿吏治是个笑话,把这些公所的读书人整顿了,谁来替太平军办事?

周士相还没糊涂到那地步。

安置移民其实并没有花费太平军公库的钱粮,因为用于安置这些移民的钱粮原本就是从他们手中征收过来的。甚至连农具也是从他们家中带出来的。

而有了各地的乡公所和村公所协助,太平军也没有为安置移民动用多少人力。移民所住的房屋都是由他们自己搭建而成,田地也是由他们自己耕种。太平军要干的仅仅是保证他们安全。而移民之间的一些纠纷则由公所处置,治安上面也有各乡的保安队负责。太平军完全就是把人弄过来然后便基本不过问。

在看到该乡移民大多都是搭建茅草屋后,周士相忽有些不放心起来,因为香山这地方虽然气候好,物产丰富,可每年似乎也饱受台风之害。这些茅草

傲骨铁心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hanerbuweinu/1523805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