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汉儿不为奴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诸葛亮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诸葛亮

推荐阅读: 曹贼贤妻良母道果初唐峥嵘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末世之三妻四妾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奋斗在新明朝薛家小媳妇重生娘子在种田覆汉我的谍战岁月1911新中华霸蜀三国之弃子混在后宫假太监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如意小郎君蚌珠儿小白杨

帝的圣旨,被当时的党人称之为文人表率。不过正是这位不畏权臣的文人表率在明亡时气节却沦丧达到极点,当真是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

龚鼎孳的厚颜无耻不仅为明人所不齿,甚至也为清人所蔑视,南明弘光朝时曾制定过查办“从贼者”的制度,龚鼎孳就被弘光朝廷列入了治罪名单,而满清也对这个当过流贼的御史、南明的罪人很是不屑。多尔衮在时,更是认为龚鼎孳这等人只宜缩颈静坐,何得侈口论人,讽刺他自比魏征,而以李贼比唐太宗,可谓无耻。

有多尔衮这摄政王评语在,龚鼎孳即便降了清也得不到清廷重用,只做了个挂名的太常寺少卿,平日也没的多少公事让他做,只得日.日夜夜流连青楼妓院,甚至在其父亲去世奔丧之时他也是放浪形骸,夜夜在妓院里狂欢,叫人十分的不耻,然而就是这种人,却被京师一些降了清的文人称为“江左三大家”,与他同列三大家的是才子吴伟业和文坛大佬钱谦益。

“这一路上辛苦了吧?老夫说要为你们几位同乡故旧设宴洗尘,你们偏偏不肯,今日总算是叫老夫请来了,来来来,别客气,赶紧吃。”龚鼎孳笑着劝客人们动筷子。

“哎,龚前辈何出此言?他乡遇故旧,正是我等的荣幸与欣慰呢。前辈,晚生以茶代酒,先干为敬!”

说话的是几人中最为年少,也是长相最为英俊的昆山才子徐元文。

徐元文站起敬酒,龚鼎孳老脸开花,忙道:“罢,罢,徐公子是老夫早有耳闻的风华人物,今日一见果然不俗,细眉长目、隆鼻朱唇,玉树临风的身材,啧啧,真叫老夫好生羡慕哟。”

龚鼎孳这般夸赞让徐元文有些发窘,低头向龚鼎孳深深一揖,道:“无论如何,在下先谢过先辈。龚大人为人热情诚恳,今晚生好生感动!”

龚鼎孳笑着一摆手:“哎,哪里话,你是牧斋兄特地向我引荐的人才,老夫岂能怠慢?听说公子年方髫龄时便具公辅之量,可有此事?”

徐元文再一次涨红了脸:“都是他们添油加醋瞎编的。”

“不然,老伯,此事晚生很清楚。那时元文才只有五岁…”

“敬修兄,你就不要在前辈面前出小弟的洋相了。”

“这事谁人不知?江南世家昆山旧族徐府公子徐元文就是与众不同!说真的我熊赐履自叹弗如,望尘莫及!早知你此番来京赶考。我就老老实实呆在孝感不来了。明摆着,你肯定在我的前面!”

说话的熊赐履面白无须,清瘦儒雅。也是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他是湖北的举子,想参加明年的会试,故而今年早早来了京师,好结识些同年顺便跟京城里的大家们学习,也好明年能够金榜题名。静修是他的表字。

四十多岁的老儒生程汉斌听了熊赐履的话大是好奇,在一旁催促道:“敬修老弟。你快将公肃贤弟的事说来听听呀。”

熊赐履轻笑一声,便道:“话说五岁的徐元文一日自书馆回家,头脑里只想着老师教的诗文了。过自家门槛时被绊倒在地。他的父亲扶起他,

傲骨铁心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hanerbuweinu/1523802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