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新明朝 > 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连击

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连击

推荐阅读: 数据三国覆汉吕布的人生模拟器霸蜀混在后宫假太监嫡策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我是军阀老婆请安分奥术神座贤妻良母我自寻我道快穿尤物系统师尊的秘密辛亥大军阀银狐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每次都是非人类曹贼蚌珠儿

从这个角度,同样年轻的李佑没功名反而不是坏事。大家都知道他前途有限,肯定无缘尚或者大学士,反而减轻了很多压力。

说到底,还是要怪李翰林修为太浅,如果他能坚守本心。不心浮气躁,李佑的鱼饵又岂能勾他来?

不过翰林院与别的衙门不同,内部还算团结,而且翰林院官员之间不庸俗的用品级论大小。只以科年论前后辈。在场人中,侍读学士白翰林就是李编修的前辈。李登高被攻击的撑不住了,白翰林总该出来打圆场。

明知李佑从头到尾一直是故意挑逗。怎奈李登高实在不争气,白前辈只得出面道:“李编修无心之失,言辞不当,回京后我翰林院理当罚他。李太守大人大量,勿要耿耿介怀,且放宽心思,不必与失言之人计较。”

这话其实也暗讽李佑心胸狭窄,小鸡肚肠,为了几个字而斤斤计较,有失风度,事实随驾大臣出于同仇敌忾心态都有这种感觉。

李佑早有准备,又不慌不忙的放出了第三击。拱手为礼道:“白学士多虑了,我岂敢为自己介怀?我为我师不平而鸣!”

这算哪一出?白翰林莫名其妙的问道:“你师又是何人?”

不得不说,众人无论敌都对李佑仿佛凭空冒出的师承很好奇。只见李佑一脸恭敬,“乃是景和五年chūn闱的第五名,陈东山公!”

景和天子这几天为了预备亲政,经常翻看朝臣名录,却记不起有这个人。不禁疑惑道:“朝臣之中,未闻其人,莫非归隐了?”

李佑答道:“东山公讳英桢,不在朝,由知县升苏松按察佥事。”

众人除了李编修,纷纷记起来“陈东山公”是什么人。前几年时,陈英桢这仅次于状元、榜眼、探花、传胪的新科高位次进士没有留京,却去了地方任知县,还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袁阁老迅速的醒悟到,李佑此时提起陈英桢,绝非无缘无故,今天他在御舟的激辩,肯定可以完美收官了,为了师长力争在什么时候也是官场美德。其他人从头到尾全入了他的圈套!

果然,李佑开始滔滔不绝的吹捧道:“东山公品行高洁,道德纯粹,才干卓越,却不慕庙堂之纷华,甘受亲民之苦累…”

如果陈英桢猛然听到这段溢美,只怕也不知道说的是自己。随即李佑话音一转,又不知是第几次将李登高扯了出来。

“这李翰林与我师同为名列前茅的进士,年纪相差不多,相较之下,李翰林显得轻浮无能!然而却中外瞩目,视为储相,一有过错,下袒护,彼此遮掩,文过饰非!简直就是蒙蔽圣君!”

“而我师东山公,难道凭借科名进不了翰林院么!只是他谦虚自谨,唯恐才具不足而致误国,甘愿临民地方,磨练治政之术,却至今几为人所遗忘!如此英才连圣也不知,只留李登高之流伴驾,这般遭遇,岂能不令我心寒而忧愤!故而我为我师不平而鸣!”

无数次被李佑拿出来当陪衬的李登高脸sè发白,不知所措,真正认识到了官场的残酷无情之处。如果给他一个机会,打死他也不会骂李佑“风尘俗吏”了,难怪文华殿大学士袁阁老死活不出头!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fendouzaixinmingchao/693954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