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新明朝 > 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推荐阅读: 师尊的秘密步步生莲银狐奥术神座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道果重生娘子在种田每次都是非人类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武动江湖大清第一太子我自寻我道无敌六皇子霸蜀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嫡策老婆请安分法师奥义奋斗在新明朝混在后宫假太监

了城, 自有先导人物持票去州衙报信。

泗州的王知州年纪不大, 也就三十余岁,若非与李佑碰面,倒也称得上年轻有为。

虽然同为正六品,但李佑奉了诏命,算是半个钦差,又有巡抚衙门调遣,是正经的上差。所以王知州礼节上低了半截,得了信便迎出仪门,到了厅内落座,又请了李佑上座。

略略寒暄几句,李佑便开门见山道:“本官奉命巡查洪泽河务,今日行至贵地,一为民夫之事,二来烦请一些熟悉本地水情的老工,本官要面谈。”

王知州点头道:“自入汛以来,常有精熟河工在州衙工房当班,这就去叫来,便利得很。”

说罢,王知州便打发随从去叫人,不多时,房中进来了四个人。

李佑放下茶碗,打量了几眼,进来的这四位年纪皆在五十以上,应该都是本地经验最丰富的老河工了。

四个河工行过礼后,齐齐等着李大人问话。李佑想了想,担心祖陵太敏感,自己与他们也不熟,因而导致他们有什么顾虑。

所以还是不要直接问祖陵了,旁敲侧击问泗州城这边水情就好,反正东西两岸守着同一片水面,若有什么情况是一样的。毕竟去预测祖陵被淹没的概率高达多少多少,有点让人担心被以居心叵测的名义治罪。

“今年汛情不妙,高家堰沿途军民无不枕戈待旦,泗州城下水情却又如何?”李大人垂询道。

那四人彼此对视几眼,由年纪最长的一个答道:“今年汛急,因黄河多雨,河水势大,或有决口之虞。又因黄河势强,淮河与洪泽下泄出口不畅,故而水量蓄积,水位抬升。在我泗州,淮河上游雨水不多,城外水位只是缓缓有涨,并不急骤,而各处大堤前年皆加高加固过,足以捍洪,可保万无一失,请大人勿忧也。”

李佑久久无语,最后点头道:“本官知道了。今后泗州水情,每日报本官得知一次。”

李大人从高家堰带来的两个河工都在边上旁听,等到泗州人散去,两人皆喜道:“听他们一言,如此泗州今年也平安了。”

李佑冷哼一声,“你二人谬大矣!彼辈所言,怕是有不尽不实之处!”

那两人面面相觑,就他们一路所见,李大人对水事只是略懂皮毛,算不得内行,如何能听得出泗州河工言中不尽不实之处?

李佑虽然对水事未必有多懂行,但对人心却是很明白,“道理简单得很,换成你二人,面临洪水大患,在上差之前你们敢拍着胸脯担保万无一失么?水势无情,谁又敢将话说满?这便奇怪了,凭什么他们都敢?所以本官断言其中必定有什么不尽不实之处,只是未有头绪而已。”

可惜这里不是江都县,李佑不便造次,否则早将几个河工抓起来几十大板打下去逼口供了。

经过反复斟酌,李大人决定暂驻于泗州,派了一名河工和亲兵队长代替巡视洪泽湖东岸高家堰。虽然泗州距离高家堰重点防线较偏,但有祖陵在此,记忆里祖陵又是大有淹没危险的,先知者李佑实在不敢掉以轻

随轻风去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fendouzaixinmingchao/693946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