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鼎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

推荐阅读: 红楼春覆汉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快穿尤物系统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步步生莲我自寻我道嫡策薛家小媳妇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老婆请安分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二婚不良之年少轻狂明末不求生蚌珠儿混在后宫假太监小白杨末世之三妻四妾

同外,最明显的差异还是在受汉人影响的轻重。

唐玮的话意思很明白,如果只是刀兵相加,今日晏州僰能乱,明日其他蛮夷一样能乱。赵遹所言的百年安定,只是针对晏州僰而言,要扯上其他族类,就没什么意义了。

机宜喝道:“唐秀山,年纪方小,就学那等庸儒,满口百年之计。百年之计在于治本,哪能这般轻巧?”

读书人的通病都是如此,张嘴就来,在场的读书人都有过这段经历,收摄心神,纷纷暗道,这少年也真是志向远大。没错,蛮夷难治,难定百年。这也是自古以来的难题,历朝历代都没有治本之术。无非是平时怀柔利诱,乱时刀兵相加,还能有什么百年之计?赵遹所言百年,也不过是刀子用得狠些,兵威维持得久一些而已。

赵遹也有些不耐烦了,准备再将一军,就把这狂妄少年打发出去:“依你所见,泸南蛮事,该如何治本?与处置荡轮谷囤又有何关联?”

大宋周邻,辽和西夏不算,其他尽皆蛮夷。蛮夷事该如何治本,但凡是读书人,谁都能说出一通大道理,依旧是“威”、“德”二字,只不过要定百年,也要行百年,这二字就等同废话,不可能着落到实际。赵遹想让大家看清此子的根底,处置起来,大家才心服口服。

却没想唐玮喜上眉梢,挺胸昂首,意气风发地道:“便恕学生无状了,学生以为,华夷之分,首重耕牧渔猎之分。耕者有恒产,民弱器利,非仁义道德不能相连,方有今日中国。牧者无恒地,游走掠食,民强器弱,以暴掠为道……”

赵遹拂须道:“这是史家早有之言,你所谓的百年之计,莫非是想变僰人为耕种之民?”

其他人呵呵轻笑,若是这么简单,哪还有什么蛮乱?

唐玮点头道:“学生所言正是!僰乱根源在哪里?就在耕牧渔猎之变!宋人焚林开山,变茂林为耕田,蛮夷不断退入深山莽林,生计日日艰难,这是蛮夷恨我中国之本!但也有水都掌人、罗始党人等族变猎为耕,成了熟僰,若是朝廷一力主之,导其变耕,其人自入教化,为我中国之民。朝廷在横山河湟,不就是如此处置,得数十万熟蕃么!?”

机宜忍不住道:“让僰人种田,先得散了他们的峒囤,废了他们的首领,就此一桩,已非易事。其人又不懂耕种,一有天灾**,又要作乱。何况新开之地。本该募内地之人开田,充实边塞。你要将蛮夷立为郡县,不是又埋下变乱之患么?”

唐玮扬声道:“正因如此。才要立起标榜!内地之民要募,导僰人耕种也要行!荡轮谷囤的罗始党人,依前例处置不妥,尽释之又有顾虑。以屯田之策,让其转猎为耕,四邻僰人便可效仿。有利在前,僰人自不愿再走变乱之路。与我宋人共处,改了服色,易了风俗。变了语言,就成了宋人,泸南百年,由此而定!”

“屯田……”

没想到唐玮打了这么大个埋伏,将宽赦荡轮谷囤罗始党人,以屯田之策,与定泸南百年联系在了一起。赵遹嘀咕着,目光闪烁,似有所动。

草上匪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dingsong/1173831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