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大明1629 > 第三百八十七章:后金征讨林丹汗

第三百八十七章:后金征讨林丹汗

推荐阅读: 小白杨重生之温婉1911新中华红楼春混在后宫假太监嫡策初唐峥嵘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无敌六皇子霸蜀我的谍战岁月蚌珠儿修罗武神[综]戏精女配步步生莲曹贼三国之弃子乌纱师尊的秘密奋斗在新明朝

王大勇、黄阳、石刚等人率三营告捷而归后,不提大同镇其余地区文官武将如何如何的震惊,只说大同镇城的变化。更新最快

一方面,大同镇城内的百姓、军户、民壮事宜已经重新入册入籍完毕,与在东路时一样,萧亦将那些在两口以上的百姓,按照人数分配以不同的土地、牛羊、种籽。

只是与最开始不同,这次全部都只是暂时租借给这些百姓,考虑到气候等原因,萧亦仍是实行头年免税的政策,让百姓家有余粮后,第二年才逐步开始按照蔚州标准征收。

这样一来,也能迅速恢复民生。

而齐浩光也没有闲着,与王熊一主内一主外,王熊负责整顿镇城匠户,而齐浩光则是负责大同镇城周围的筑造工作。

例如镇城周围的新式墩卫、水车、灌井、水渠等事都需要齐浩光来统管,这些事完全靠匠户来又不行。

另一方面,附近流民皆是闻风而来,有家眷的几乎都被安排到了田亩,有了崭新的生活,而那些独身前来者萧亦也没有不闻不问。

凡是想要自食其力的都能在镇城内外找到一份足以维持生计的事情来做,或是被分派到各地帮助搭建,亦或去往各地帮忙搭建厂房。

这等完完全全的苦累活的工钱与待遇自然不如匠户一样好,但虽然不多,却每月都是分文不少,对于这些独身者而言已经足够维持基本的温饱。

虽然镇城军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每日闻讯赶来的流民、难民却也不少,这些吏员仍是闲不下来。

起初还有些怨言,不过在萧亦将他们每个人的俸银翻倍后,哀怨声顿时少了大半。

萧亦对于俸银与粮米向来毫无拖欠,这些吏员听到后都如打了鸡血一般,整日坐在木棚里也感觉不到累了。

崇祯五年的三月份大同镇就这样在风风火火中过去,在四月一日的例行军中大会中,萧亦正听着各人的进度汇报。

首先的,经过不断的实地考察后,齐浩光主事在大同镇城方圆百里以内,拆除了上百座原朝廷火路墩等。

这些火路墩中有半数中的驻守墩军早已不知去向,其余的也已经起不到任何的侦查效用,裁撤换新已是必然。

不过对于那些仍是居住在其中的墩军,萧亦下令,可以让他们与各自家人进入就近的村堡中生活,仍保留这些墩军的官军身份,田地也另外规划。

如此一来,这些墩军生活比起以前更好,而且居住在堡中也更加安全,并无什么怨言传出。

随后,齐浩光用这些火路墩提供的石料与木料等原料筑起了一百三十六座新型墩卫,如果是有心人将这些墩卫的地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便可发现。

这些墩卫皆环绕在大同镇城周身,层层叠叠,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可能在如此严备的防守之下不声不响的到达镇城。

萧亦设置的新型墩卫放弃了明初设墩卫的防守与侦查两用功能,那样的墩卫耗资巨大,得不偿失。

反而将墩卫的侦查能力发挥到

崛起的石头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daming1629/2265177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