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大官人 > 第一零三章 粮荒

第一零三章 粮荒

推荐阅读: 曹贼不良之年少轻狂贤妻良母重生之温婉混在后宫假太监我自寻我道三国之弃子初唐峥嵘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师尊的秘密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红楼春奋斗在新明朝末世之三妻四妾大清第一太子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耗力的大工程,需要数代人合举族之力才能完成,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是以富阳县虽然有修造梯田的悠久历史,却仍有数不清的丘陵未曾开垦。在惯修梯田的老农指导下,官府选定了合适的丘陵,然后令民夫们从下而上,根据山势走向先开出沟来,再用石块、粘土填垫、夯打拍捶,使田埂平整牢固,不漏水,不溃决,保水又保土。田埂建成后,再平整土壤,使其成为水平梯田。一块梯田建成了,再向上开垦第二块梯田……

若非靠着灾民无所事事,又别无所依,富阳县根本无法开展这样的大工程。

王贤到龙门山上,直奔立在山顶的一面大旗而去,只见那旗杆是一根粗大的毛竹,高达数丈,旗面上滚着红穗子,上头绣着四个斗大的大字——替天行道!哦不,是‘以工代赈’……

来到旗下的凉亭里,便见几名工房书吏在那里写写算算,看到王贤进来,都起身相迎:“大人可是找大老爷?”

“是啊。”王贤在杌扎上坐下,接过书办奉上的大碗茶,吹掉茶叶末,喝一口道:“大老爷巡视去了?”

“这就去请他回来歇歇脚,”户房典吏笑道:“咱们这位大老爷,可真是辛苦命,等闲不在亭子里坐。”

“你懂啥,这叫垂范。”王贤笑骂道:“怎么样,这些天又开出多少?”

“如今愈发快了,七个山头同时干,”那典吏答道:“统共一千五百多亩了。”

“比想象的要快啊。”王贤吃惊道。

“也不看看多少人在干活,七个山头上满满的都是人。”典吏道:“现在越来越熟练,有大老爷盯着,他们也不敢偷懒。”

“开出来的地,现在抢种水稻还来得及么?”王贤问道。

“你这就外行了。新开的梯田,得先种几年旱地,一来是为了养熟,二来让人踩畜踏稳固垒实了,才能引水种稻。”典吏笑道。对于火星般窜起的王司户,书吏们自然五味杂陈,心胸开阔的,觉着他真厉害。心胸稍微狭窄点的,则百般不爽,却又不敢得罪他,只能寻这样的机会过过嘴瘾。

“那就种点麦子呗,这世上不光有米饭。”王贤也不跟他一般见识,话说和一帮子胥吏混久了,他也近墨者黑,得亏有林清儿中和一下,才没便得俗不可耐。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会儿话,身后忽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赶紧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干差役长随,簇拥着魏知县回来了。

魏知县已经晒得黝黑,面上也现出棱角,不复当初白面书生的样子。但他虽然布袍芒鞋,却很讲究夏不露臂,冬不重衣,二十多天来,一直在山上指挥民夫开田,可衣帽依旧洁净无泥,还是清晰的与百姓区别开来。

进了亭子,一众书吏行礼,魏知县点点头。长随赶紧奉上山泉水浸湿了的毛巾,魏知县接过来擦净脸和脖子,又擦了手,才对王贤道:“仲德,你怎么来了?”如今他已经不避讳两人的师徒关系,反而巴不得尽人皆知。

“有些事要向大老爷汇报。”魏知县可以礼贤下士,王贤却不

三戒大师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daguanren/1158492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