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篡唐 > 第十六章 崔道林(上)拜求推荐收藏

第十六章 崔道林(上)拜求推荐收藏

推荐阅读: 我的谍战岁月如意小郎君小白杨覆汉明末不求生师尊的秘密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大清第一太子无敌六皇子奥术神座道果我自寻我道1911新中华霸蜀初唐峥嵘数据三国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二婚辛亥大军阀嫡谋

言庆乖孙, 你这些话, 是从哪儿听来的?”

郑言庆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托辞。

“是孙先生说的……前些日子,我偶然间把爷爷那一日说的担心告诉了孙先生。

先生就说,这件事还需好生应对。只是他不好直接和您说,就让我找机会,劝您一下。先生还对我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君子与其练达,不弱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他让我把这句话转告爷爷,说您一定会明白。”

言庆这一席话,引自《菜根谭》。

其原意取自老子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过菜根谭的言语,显然更加的浅显易懂,即便郑世安文学不通,也能明白个其中奥妙。这就是让他不要好胜争强,学会顺势而为。人有起起伏伏,只看你如何看待,莫钻了牛角尖。

郑世安长叹一声,“先生不愧‘圣童’,果然字字珠玑。”

说完,他向言庆看去,伸手摩挲言庆的脑瓜子,“爷爷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觉得这样子,恐怕要你受了委屈。今天听你一说,我也就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了。”

他虽然没有说要改变主意,但以言庆对郑世安的了解,想必也不会再心存怨恨。

只要郑世安能想得开,不硬着干就行。

哪怕郑仁基不看重郑世安,但郑大士在世一天,郑世安在安远堂的地位,就不可改变。

想到这里,郑言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不知不觉的过去。

郑世安依旧忙忙碌碌,而郑言庆则显得很悠闲。或,练练字,或是和徐世勣一起习武练功。闲余时,他就牵着驴,在庭院里活动,有时候还会去田庄看看。

洛阳街头,已开始流传咏鹅诗。

许多文人士子,纷纷赶赴偃师,想要拓印临摹。

不过,却没有人知道,那位独创咏鹅体,复又咏鹅诗的鹅公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张琮未能追上张仲坚,所以至今仍不知道这鹅公子的身份。

只是隐约猜到,这位鹅公子应该是郑氏族人,于是写信告之吴县老家,请吴县张氏族长出面,才好向郑家询问。毕竟,这有个门户等级的问题。张琮一个庶出子弟,实在不好去郑家拜访。而且,就算他去了郑家,也未必能见到郑家族长。

与此同时,长安大兴城越国公府中,一个白面黑须老者,正拿着一份拓本,在书案上奋笔挥毫,临摹者拓本上的文字。在书案前,垂手站立有三个华服男子,一个个神情肃穆,甚至不敢大声喘息,以免惊扰了老者的雅兴,而遭受到责骂。

“好字,端的是好字!”

这白面老者,却是当年权倾朝野的尚书仆射,越国公杨素。

他突然放下手中笔,一脸满足之色,笑望着书案前的三个男子,“鹅公子不负公子之名,这一手咏鹅体,果然是风骨凛然,方严正大。我临摹了许多次,才算是琢磨出了一些门道……昔日智永以永字八法而

庚新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uantang/410344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