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于秋的格局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于秋的格局

推荐阅读: 混在后宫假太监步步生莲二婚快穿尤物系统如意小郎君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三国之弃子师尊的秘密我是军阀奋斗在新明朝霸蜀我的谍战岁月重生娘子在种田大清第一太子法师奥义嫡策修罗武神贤妻良母银狐

没有错的, 做一个自由自在享乐的人, 远比做一个皇帝要舒坦的多。

比如上月节这天晚上,他就可以在皇城的城墙上放烟花,吸引好多百姓来看,还可以在热闹的东西两市逛街吃东西,甚至都不用担心睡的太晚,第二天早上起来上朝会很难受。

于秋和李秀宁全程都是陪着李渊的,也算是给那些一时难以接受的人们敲敲边鼓,有皇宫之中那些端着突击步枪的夏国亲卫在,就保证了李渊和于秋共同做出来的决定,没有人敢有任何异议。

倒是李建成,强行在朝堂上撑了几天之后,就绷不住了,生了一场小病,然之后借故跟于秋提出来,要去夏国生活一段时间。

于秋知道,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请求,是因为他站在朝班上,面子有点挂不住,李世民确实比他有气度,不仅没有歧视打压他东宫系的官员,还大量的提拔任用了他们,真的让他们担任了监督岗位的主官,不仅管大臣,还管自己的言行。

而那些他费尽心思拉拢的属官,居然都毫无节操的到了新的岗位任职,丝毫没有继续跟李世民扳手腕的意思。

当然,实际上他们是更加不想跟于秋扳手腕。

要说朝堂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空位,则因为老一辈的很多大臣都主动提出了退休。

裴寂,萧瑀,封德彝这一些六十岁左右的一拨,李靖,屈突通,高士廉这些五十五岁以上的又退了一拨,甚至有许多五十岁左右的,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潮流了的人也想退,不过李世民没有允许。

因为,一下子要搞好几个经济特区,朝廷的人手实在太紧张了,夏国的那一套更需要年轻的,学的快的人才来做,但是朝廷目前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年轻人才太少了,还得等几年之后,送去洺山书院的那帮孩子成长为少年之后。

时间到了正月底的时候,大致的局面也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于秋这才启程带着一些长安想去夏国常住的退休大臣们返回夏国。

还别说,他这次来长安换皇帝的事情,还意外的给他爆了不少积分,这倒是更加坚定了他春耕之后,往西域走一趟的想法。

飞艇之上,李渊,于秋,李秀宁,李建成,李元吉五人在走跳棋,期间,他们也时不时的聊几句经济特区改革的事情,倒也不显得无聊。

李渊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才回了长安不到一个月,就再度返回夏国的,而李建成,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接下来在夏国应该要干什么了,除了多生几个孩子之外,他还要潜心学习夏国的学问,让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更加先进,说不得十年以后,他会以皇帝的身份,回到长安主持工作,即便是这个皇帝,是于秋任命的皇帝,他也想当一当。

没错,就是‘主持工作’,这是于秋给皇帝的一个新定位,如果一直把它当做主持工作的一个职位来看待,去掉其神圣的光环,那么,它和后世的总统,主席之类的称呼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刚才看你翻看的公文,有好多是在说西域国家的事情,那边的战事还顺利吗?”李渊走了一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28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