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战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战

推荐阅读: 师尊的秘密每次都是非人类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道果我的谍战岁月曹贼无敌六皇子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如意小郎君大清第一太子覆汉重生之温婉红楼春嫡策霸蜀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不良之年少轻狂三国之弃子我自寻我道穿越民国做间谍

这一条,是从降低地方官员权力,和减轻百姓负担两个方面入手的,能大大的降低地方官员盘剥老百姓的可能性。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根据时节种地,一年之中,是有不少时间可以休息的。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地方官员会以征调徭役的名义,让他们去给自己干活,修庄园,种私田,喂养牛羊牲畜等等,一干几个月那是常有的事,老百姓根本反抗不了,朝廷也基本不会派人去查这种情况,反正是农闲时期,百姓们自家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一般也不会往上闹腾。

当然,还有一条附加的关于官员俸禄方面的改革,为了增加上面三条的通过率,他也一并加在了奏章里,意思就是以后朝廷除了食邑和职田之外,只会按品级发放钱和粮两种俸禄,但是其总额和比原先发放的柴碳,丝麻等等各种俸禄补贴的价值加起来要高三到五成。

其中高级官员涨薪三成,因为他们本来的俸禄就高,从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员则是涨五成,因为他们原先的俸禄低一些,而且日常开销越来越大了。

作为朝廷的尚书令,李世民的奏折交上去,就直接代表了政事堂的态度,只要李渊同意,就可以执行,可是,李建成并不会坐视他买好百姓和大臣。

然而,长安今年的丝麻根本没有卖出去,李世民这个时候提出免征丝麻方面的税收,改征粮食,属于合情合理,太多那东西积压在朝廷的库房里,也是坏。

反而,粮食的价格虽然一直在缓缓下跌,但是变现非常容易,州,以及其商业联盟的各家,都在定期收购。

而且,在国家出现重大灾难等问题的时候,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在,就能确保安然渡过,多征粮食更加划算。

至于反对李世民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新的税收法和新的徭役法,那就是反对中央集权,这一点,肯定是李渊和朝堂上诸位所不喜的,所以,他根本不会拿这个出来说事。

最终,他想到了一条不让李世民买好百姓和官员的办法,那就是,提议加大惠民政策的幅度和官员加俸的幅度,将这个买好的功劳给抢过来,反正李世民现在是尚书令,财政有困难的话,归他着急,是他的失职。

“父皇,二郎的建议确实可行,不过,相比于州来说,力度太小了,百姓们会感觉不到多少实惠,官员们也解决不了日常开销日益增大的困难,现下朝廷的商税每年在以倍数上涨,国库的结余也是逐年递增,是时候出台一些较大力度的惠民和加俸政策了。

儿臣建议,将田地税由二郎提出的每亩一斗,降低到每亩半斗,将官员俸禄三到五成的涨幅,提升到五到八成,国库收益若有不足的部分,自有商税和藩属国的供奉来补足。” 李建成在众多大臣们纷纷开口表示赞同李世民的提议之后,出班道。

要说李世民的改革三条最有利的是谁,当然是这些在朝廷中枢做官的人了,给百姓们定的税收是多少,他们且不管,钱粮不过地方官的手了,自然是要他们这些京官下去督收的,过手就会留一成,这是官场的潜规则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13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