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

推荐阅读: 不良之年少轻狂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穿越民国做间谍初唐峥嵘乌纱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我的谍战岁月贤妻良母老婆请安分[综]戏精女配嫡策我是军阀修罗武神红楼春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1911新中华曹贼二婚辛亥大军阀如意小郎君

本递过来又道, “你们先看, 看完了再发表意见,郭亮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于则你解释给他听。”

于则的视线扫到了笔记本上,很快,表情就有些僵硬了,要是不是于秋的笑容看上去很轻松和蔼,他都感觉,于秋刚才的那句夸奖,是反着说的。

郭亮的文化水平倒没有于秋想象中那么差,很快,他们两人就将本子上记录的东西看完了,将本子交还给于秋道,“是我等的工作没有做细致,我们甘愿接受惩罚。”

于秋笑着摆手道,“我刚才说了,你们已经将水县治理的很不错了,按照李唐朝廷的标准来算的话,水县已经算是大治了。

之所以还有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们的责任,是因为水县重建安置下来之后,各种生产生活的问题,会陆续的冒出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已。

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不同的环境下,需求就会不同,各种问题,都在不断的冒出来。

村里没有水泥晒谷场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用水泥晒谷场晒谷物有多好,日子也就这么过了。

可现在有了水泥晒谷场,大家却都想要用晒谷场来晒谷物,这是大家的要求水平提高了。

还有,以往的村子里,以前没有家家都养鸡,现在不一样了,家家都有几十只,有的甚至上百只,这些鸡平时在村子四周自由觅食,有可能吃了别家田地里的菜或者谷物,而归笼的时候,哪只鸡是哪家的,又容易搞混淆,不好分。

更有一些家里还养狗的,控制的不好,就容易咬死鸡,或者到处乱拖东西,引起邻里纠纷。

最多的,应该是牛顶架的事情了吧!

以往州地界很少有三百户生活在一起的大村子,更不会像现在这样,达到了每两家有一头耕牛的地步,这一个村就有上百头耕牛,这些牛平时都在方圆几里地之内打转,一旦到了发情期,牛的脾气会变的暴躁,顶架是难免的。

可是,各家都将耕牛看的跟宝贝似的,不愿意见到它被打伤,有的时候因为要拉开顶架的牛,还容易伤到人,那么,一些由于牛顶架,而产生的纠纷也就多了。

这些都是小事情,管不到那么细致,也并不是你们的错,但这些问题,并非是不可解决,你们平时需要多收集乡里的这些情况,集思广益的将其解决,让咱们的百姓们,没有生产上的忧虑,也没有生活上的忧虑。”

于则和郭亮听的连连点头,其中郭亮开口道,“都督真是菩萨在世,心心念念的,都是咱们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不好,相信,知道了您的这一片爱民之心,乡里的百姓们在遇到一些糟心的事情的时候,也会保持克制的。”

于秋笑着点了点头,没有答话,于则又道,“公子,属下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咱们又不收这些百姓的税,却要照顾到他们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投入那么多,这图的是什么?”

于秋知道很多原先出身于卢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便给他解释道,“谁告诉你,必须得收税,才能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13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