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两百七十章 对倭国的态度

第两百七十章 对倭国的态度

推荐阅读: 覆汉奋斗在新明朝修罗武神嫡谋数据三国穿越民国做间谍蚌珠儿三国之弃子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薛家小媳妇如意小郎君曹贼二婚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重生娘子在种田1911新中华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乌纱武动江湖

颗树苗,填上几锹土,工作量也是种一万亩甘蔗的十倍以上,没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不停的种植,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为了一个任务,于秋花半年以上时间种树,显然是不划算的。

给属下的人下达了寻找桂花树苗的任务之后,于秋就返回山庄了,至于这半个月里已经求见过自己不下五次的倭国使节犬上三田耜,他依旧没有见,只是让人传了口信给于季,让他六月初六的时候,到州银行总行去见自己。

于秋对倭国使节团的处置,一直让于季很纳闷。

要知道,倭国几乎是近年来对中土王朝最恭顺的海外国家了,从前隋时期,他们就有遣唐使常驻中土,李唐建国以后,他们也派了使者过来沟通往来,尤其是在李唐拿下了王世充,窦建德以后,他们立即就派了遣唐使来长安常驻,每年都有朝贡。

按理说,州应该会比其它任何国家都顺利的跟倭国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达成商业同盟的,可于秋对他们,却表现的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从商业角度上论的,倭国比新罗百济这些国家要大的多,人口也有数十万之多,经济量应该更大才是。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倭国人这么恭顺背后的原因,他们每年向中原王朝朝贡,到底是中原王朝占了实惠,还是他们倭国人赚了便宜,对倭国本土了解不多的中原人根本不知道,而对倭国物产非常了解的于秋却清楚的知道。

朝贡如果不能让倭国人大赚特赚,他们才不会那么勤快的往中原朝贡。

而且,历史上的倭国,正是因为对唐朝的学习,让他们实现了一次飞跃发展,自宋以后,就开始不断跟中原王朝叫板。

由于州银行未来打算发行银币,于秋一直在考虑,是趁现在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将其灭了,还是利用倭国的现有政权,组织劳动力帮自己开发银矿,以低廉的成本,大量获得白银,在市场发行赚取差价。

两样都有利有弊,开战的话,可能会受到国际社会压力,引起所有的盟友不安,给大家留一个州会对外征伐扩张的印象。

而且,州军未来几年,将会有巨大的军费和人力的投入,用来维持对于倭岛的统治,弄回白银,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好处是,彻底的让这个民族成为过去式,因为,在于秋的统治之下,他们三代人以内,是没有反抗的可能的,被统治了三代人以后,他们就很难与中原王朝分开了,而且,那个时候,他们可能更加没有反抗的可能了。

不开战则会省事很多,直接就可以利用倭国的人力,获得大量的白银。

但是,保留这个政权,会让于秋有种不安的感觉,怕他们发展起来以后会后患无穷,反正,于秋是一点也没有把握改变这个民族的特性的。

一队州军在王猛的带领下,押解着十几辆囚车从津渡的牢房出发,进入了山深处,直往太行山脉方向走去。

囚车里面押解的,是这些日子王猛捉到的墨家子或山东世家派来的门客武士。

此时,已经回到山庄的于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08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