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两百六十三章 于秋平时传授的知识

第两百六十三章 于秋平时传授的知识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混在后宫假太监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1911新中华红楼春无敌六皇子蚌珠儿曹贼师尊的秘密霸蜀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重生之温婉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综]戏精女配辛亥大军阀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奋斗在新明朝大清第一太子道果

“这些东西又不是仙人变出来的,当然是我的师门先辈引进种植得来的,这玉米,就是南美洲那边的特产,还有大棚里种植的红果,也是南美洲的特产。

不过说到这个,我就要跟你说一个奇怪的现象了,像曲周县种植的棉花,你应该知道吧!这是天竺国的特产,现在,高昌国已经大量种植了,可据我所知,它在早前很多年就已经传到了咱们中土,却被长安的权贵们当成景观花物,种植在花园里观赏,难道就没有人发现它填充到被子,衣物里,会很保暖吗?

如果有人发现,为什么不大面积的种植呢?莫非,李唐的冬天已经不冻死人了?

还有州种的葡萄酒各种瓜物,每年都有不少西域胡商运过来高价售卖,难道就没有人拿种植做试验自己种植一些或者酿造一些出来,避免咱们的资金大量外流?”

于秋一连串的提问,问的房玄龄一愣一愣的。

是啊!白叠子打他出生的时候,许多权贵家的花园里就有种了,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将其大面积的种植,用于填充铺盖和衣物呢?

而说到冬天冻死人这个事情,更是让房玄龄心里一痛,别说是最冷的河东道和河北道了,就是气候还算温暖的关中,去年冬天也冻死了数百人之多,而且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年冬天都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李唐建国好几年,人口数量不但涨不上去,还一直下降的原因。

从前怎么就没有一个人像于秋这样,关注这些能改变所有人整个生存环境的东西呢?

“亏我房乔平时还自认为自己是个有识之士,却不想,被一叶障目多年。” 房玄龄一声哀叹道。

好像这些年大唐冻死的人,都跟他有关似的。

“学识不等于见识,我师门里曾经有一位先贤就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微方能知著,如果李唐朝廷对于外部的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培养一批专门研究解决民生需求问题的人才,相信一定能收获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好处。”于秋提醒房玄龄道。

以于秋现在的能力,也只能顾的上生活在州这方圆五百多里的百姓了,未来,他也不打算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贡献给全天下,在他的认知里,让那些想干活,能干活的人干活,自己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才是最爽快的。

同样感觉很爽的憨子他们换了一身清爽的衣衫,穿了一双简单的拖鞋之后,就从水车旁边回到了大院里,和他们一起在水里嬉戏了一番的赛虎却是并不想让他们清爽下去,浑身的皮毛一甩起来,顿时将几个小家伙刚换上的衣服又给打湿了,惹的众人一阵叫骂,说晚上不给他东西吃了。

于秋没有跟憨子说什么水库里的鱼都吃不完,却浪费时间在泥坑里捞鱼的废话,孩子们,就需要适当性的玩耍。

当裹儿喊大家去厨房将晚餐端出来的时候,各个研究作坊里忙碌了一天的妇人和工匠们就开始回来吃饭了。

程咬金和尉迟恭在人群里找到了程处默三兄弟和尉迟宝林,这四个小子,却似乎并不愿意跟老爹亲近,反而是跟着憨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07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