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

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

推荐阅读: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奥术神座武动江湖二婚我是军阀三国之弃子修罗武神混在后宫假太监末世之三妻四妾蚌珠儿不良之年少轻狂如意小郎君大清第一太子穿越民国做间谍银狐重生之温婉嫡策法师奥义薛家小媳妇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学政吧!”

于秋笑着看了杜如晦一眼,又道,“不过这也没什么丢脸的,只要不是涉及州人民利益方面的问题,州都是对外开放的,别说是你们这样朝廷派过的钦差,就是州的普通百姓,想要去都督府了解州的政策,都督府都是欢迎的,甚至还会派专人跟他们讲解,尤其是政务方面,未来基本会走向公开透明,因为,只有接受所有百姓的监督,我们才能够做到公正廉明,这方面你们想怎么学,学多久,都没有人管你们。”

“只有接受所有百姓的监督,才能够做到公正廉明?”杜如晦和房玄龄同时回味起于秋讲的这句话,顿时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自秦汉以来,皇权是很难下到县的,李唐也是如此,州官县令大多是世家门阀子弟,他们对于地方的事务,几乎可以一言而决,只要不抗税造反,朝廷基本都是不会管的,这就导致了地方官员贪污**很严重。

朝廷对百姓实行三十税一的轻税赋,可而实际上,百姓们可能承担的是三税一的重税赋,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一大半的产出,都会被税吏给收走。

这个时代,民是不可以告官的,朝廷中枢在税赋账目上没有查到什么错漏,对地方上也就爱管不管了,有些地方上百姓实在穷苦的有点过份了,朝堂上听到风,派人来查,可派过来的,有可能是另一个贪官。

因为,大多数官员都是出身世家门阀的,他们官官相护,只需要把百姓贫苦的原因归咎在天灾上面,朝廷基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实在过不去的百姓,就杀官造反呗,所以,历史上李唐初期每年有那么多造反党出现,每次都有许多百姓跟随,直到李世民上位,肃清吏治,真正实现了轻徭薄赋之后,情况立即就好转了,能够吃饱喝足的人,大多数是不会冒险造反的。

前后的两次反思,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国家内部叛乱不断,百姓们困苦的根源。

不过,知道根源是一回事,能不能解决问题,却又是另一回事,朝廷现在不具备大量清理世家门阀子弟出局的条件,就像州扫盲班出来的百姓,根本无法满足州的发展需求一样,问题出在民智不足,可以帮助朝廷管理天下的人才太少这个点上。

朝廷目前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的,除非老百姓们个个都能读书,能够涌现出很多人才出来,取代世家门阀子弟在朝堂上的地位。

这让他们顿时想起了于秋在各个县已经动工建设了的那些学堂,看来,于秋一早就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已经动手在解决问题了。

让他们心中莫名感觉到紧张的是,如果州的学子们快速的成长了起来,朝廷会不会大量的任用这些出自州的学子为官,如果用,那么于秋将来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毕竟,在州百姓的心中,于秋是神灵一般的存在。

而教育一批人才出来,最快可能只需要三五年,长一些的,也就十年而已,朝廷即将在十年以内就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了,时间很紧迫啊!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07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