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两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

第两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

推荐阅读: 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重生娘子在种田无敌六皇子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穿越民国做间谍末世之三妻四妾嫡策乌纱不良之年少轻狂辛亥大军阀如意小郎君步步生莲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薛家小媳妇小白杨霸蜀我是军阀奥术神座蚌珠儿嫡谋

闻言一激动,顿时说话的声音就高了一些,然之后,所有跑来找于秋解决问题的老汉便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人工降雨,或者说人工增雨,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秋回到州之后,立即就完成了电灯的制作,掌握了初级物理技术,再加上他的中级化学技术,造个火箭推进器,将一些盐粉或者碘化银推送到高空中引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爆炸的震动,和爆炸过后四散开的盐粉和碘化银,能迅速的让云层降水,从而缓解农田的干旱。

送走了这些求告的百姓们之后,于秋就列了清单,让人准备材料,并且继续他苦逼的燕麦耕种工作,现在,他已经能做到每天耕种五百亩了,虽然,这里面大部分的工序,都是属下的人帮忙完成,但也给了于秋不少启发。

未来,州肯定是以工业为主,田地种植,除了经济作物之外,并不需要精耕细作去追求亩产量,而是应该采用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以少量的人口,尽可能的放大产量。

就拿现在辅助于秋种植燕麦的这一百多人来说,他们如果不是为了满足于秋的奇葩要求,自己组队赶着几组九十米宽的排犁耕地的话,每天至少能耕种一两千亩燕麦田,春上一个多月耕种下来,能够耕种好几万亩,人均耕种面积超过五百亩。

虽然都是浅耕粗重,但是几万亩田地的产量,却是比他们这些人去在几千亩地里精耕细作得到的收成多的多,反正州大部分田地都比较平整,就算不平整的地方,也可以将它整平,未来,至少可以将一大半的田地,用这种规模化的大田种植方法种植。

而等到未来机械和种植技术更加发达之后,再慢慢的要求他们掌握一些增产技术,把产量提升上来也不迟。

连续七八天,于秋白天耕田播种,晚上则是一个人关在屋里面制作东西,忙活到半夜,直到高句丽的使者和长安那边跑过来参加品果大会的世家子都来了,于秋才启程离开鸡泽县。

当然,在他离开的时候,于安的怀里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粮种袋子,而接手了高雅贤的职务,领兵驻防州本土的王猛,则是带了一营士兵,从于秋的房间里抱了数十个四尺多长,和竹筒差不多粗细,有一个尖尖的头和四个跟弓箭的尾翼差不多造型的尾翼的东西出来,小心翼翼的装上了马车。

李唐的人几乎都熟悉了州给大家带来的新奇,高句丽人却不一样,州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新奇。

他们想不到,新建立的李唐王朝会允许别人在中原复心之地搞自治,更加想象不到的是,一个才解决了战乱不到一年的地方,会这么的生机勃勃。

代表高句丽跟州谈判的是一个年轻人,叫渊盖苏文,是高句丽大对卢,也就是宰相的儿子,年纪与于秋差不多,二十来岁的样子,长相十分粗狂,即便是穿着厚实的春衫,也能看到他浑身的腱子肉。

他是阚棱派船从王城岛那边送过来的,在此之前,他和阚棱在水上进行了一场较量,一对一肉搏的那种,两人打

爱吃鱼的胖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804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