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十四章 洺州城

第十四章 洺州城

推荐阅读: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大清第一太子霸蜀乌纱我是军阀老婆请安分小白杨重生之温婉重生娘子在种田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奥术神座道果如意小郎君银狐1911新中华覆汉奋斗在新明朝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不良之年少轻狂师尊的秘密

的时期(xs639)•(com), 它的售价绝不止这么点⒑(小说路.上)_[(xs639.com)]⒑『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s639)•(com), 在打听清楚了城里的粮价之后,于秋立即提高了所有与食物有关的猎物的售价,别看古代这玩意山里有不少,真想要弄到,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九成以上的刺猬都活不过一年,而且,找穴掏洞,那都是力气活,还得冒一定的危险去深山,就算比较专业的猎户,一个月也未必能搞到几只。

“小哥留步,价格好商量嘛!”掌柜的见于秋转身要走,立即抬手喊道。

原以为会骗到一个不懂行的,却不想,是一个知道价的。

于秋嘴角微微一钩,停下的脚步,转身向那掌柜的道,“六只刺猬,我也不多要,每只两贯,此外,我向您打听一个人,如果你知道,我给你算便宜点,只收十贯。”

掌柜闻言,有些为难的道,“你这刺猬有大有小,可不能按一样的价格算……”

“你就说成不成吧!”于秋直接打断了掌柜的话道。

现在前线战事这么焦灼,于秋不动脑子都知道,只要跟药搭上边的东西都金贵,即便是城里中等殷实的人家,也可能因为一场病,被这些药铺吸干了血,比后世**爆发的时候,一袋板蓝根售价好几百的情况更加恐怖,跟他们喊价,可不能客气了。

“那你倒是说说,你要打听什么人。”药铺掌柜的道。

“姓董名放,在这州城里,应该也不是小门小户人家。”掌柜的这一开口,于秋便知道,十贯其实是在掌柜心理预期以内的。

当然,多要点钱,其实也没有他要打听的人的消息重要,他之所以选择这家药铺打听,那是因为这家和生堂药铺是清河崔氏的产业,算是城里的百年老店了,人面比较广。

“董放?这个名字倒是有些印象,应该是城西卢氏车马行的管事吧!”掌柜眯着眼睛想了一下之后道。

听到卢氏车马行,于秋顿时知道这个掌柜说的消息应该是真的,便将手上的袋子交给了掌柜,而掌柜付给他的,也并非铜钱,而是三匹细绵绸,外加一匹生绢。

隋唐时期的织物,主要有七种,都是可以当货币来用的,其中比较常用的生绢每匹现在价值一贯左右,丝割一匹两贯,细绵绸则是三贯,最好的紫熟绵绫一匹则是当五贯钱用,至于粗麻布,细麻布,还有上等的火麻布,则在一百钱,三百钱到五百钱之间,而且,这些布帛在市面上大多数时候比铜钱还有市场。

因为它除了当货币用之外,还能保暖,比冰冷的铜钱更加实用,也轻便一些。

当然,这个价格,也就是现在河北地区的市场价格,稳定了好几年的关中与这边差距较大,等战争结束,百姓们恢复了生产,它可能要贬值一半左右。

没想过背一百多斤铜钱回去的于秋稍微查看了一下绵绸和生绢的成色之后,就将其夹在腋下出了药铺,一匹布才十二米,丝帛比较轻,四匹的重量加起来,不过几斤,倒是轻便。

完成了第一笔交易,并且打听到了有用的消息,于秋的心情倒是不错,当然,他也没有立即去找董放的意思,他只是一个于秋可能用的上的人,说不定,也是能够暴露于秋行迹的人。

等到摊位上的柴火烧起,馒头开始上蒸格的时候,短短片刻时间,摊位前就里三层外三层的聚集了好多人,一个个都像饿死鬼一样,盯着蒸笼格子流口水。

此刻,于秋才体会到什么叫卖方市场,这些围观的人中,可有很多都是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没办法,谁叫去年刘黑闼在河北打了一整年,战场范围席卷了整个河北大地,一个拥有几十万户,过百万人口的地区,在本就没有余粮的情况下,再整整一年不种地,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于秋此刻才算脑补出来。

即便是城中的富贵人家,今年只怕都只能顿顿喝粥了,并且,他们对能否撑到秋收之后,一点信心也没有,所以,能花钱买到吃食,他们是一点也不心疼钱的,卢家正是因为抓住了他们这样的心理,想要大鱼吃小鱼,用抬高粮价的方式,吞并这些中小富豪的家产。

而看到了这幅情景,于秋再度计上心头。

小老百姓们找卢家借粮种算什么,州城的中小家族全都找卢家借粮种,那才能让他们伤筋动骨。!

(xs639)•(com)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chutangdanongxiao/2635782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