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猫腻

推荐阅读: 每次都是非人类银狐奋斗在新明朝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混在后宫假太监大唐之最强熊孩子1911新中华覆汉穿越民国做间谍法师奥义大清第一太子辛亥大军阀数据三国初唐峥嵘师尊的秘密红楼春霸蜀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步步生莲老婆请安分

来堵漏洞,当然手忙脚乱了。

“大人心里有什么想法?能跟在下说说么?”

“当然要和你说,这次老夫只能在幕后,老夫一动,消息马上泄露,到时什么都办不成了;我是这么想的,朝廷对于囤积之罪早有明文,太宗端拱二年关于应允商家向官仓中入粮食的诏书中曾言:‘所有食禄之家并形势人,并不得入中斛斗、及与人请求折纳。违者,许人陈告,主吏处死,本官除名贬配。仍委御史台科察。其所中斛斗,不计多少,并支与告事人充赏。主吏自能陈告,并免罪,亦依告事人例施行。其监纳朝臣、使臣,不得受人嘱托纳中斛斗,违者并除名贬配。’;这一条后来被当做律法并入宋刑统之中,至今已四十余年。”

苏锦问道:“食禄之家我懂,何为形势人?”

晏殊奇怪的瞟了他一眼,似乎怪他连这都不懂,道:“所谓食禄之家并形势人,乃是指官员士绅之家,或有权势或有土地,此条便是杜绝在入中官仓的过程中产生损公肥私的舞弊之行。”

苏锦思索一番,轻轻摇头道:“这一条怕是要修改了,太宗年间的条款至今已经痼疾,我想正是因此条过于严厉,而官员乡绅则因此囤积大量存粮不入中官仓,今rì局面未尝非因此条而起。”

晏殊笑道:“你考虑的有道理,不过却不是全部,当初太宗爷下这道严诏之时,乃是因为这些有权势地亩财产之人利用入中之机中饱私囊,简单的来说这些人财力巨大,在当地州县结成势力,控制粮米价格,朝廷官仓每岁中入粮食都有一个价格,譬如太宗年间朝廷的中入价格为每石四百文,然则新粮上市之时,百姓粜粮时这些人便把控市场,压低价格以三百五一石或者更低的价格借用朝廷名义收粮;利用小民急于粜粮之心理,低价收入,高价中入官仓,赚的差价。”

苏锦咂舌道:“原来有这些猫腻在里边,难怪太宗爷会下诏不让这些官员和势力人插手此事了。这势力人三字当真jīng辟,这些人可不是正是有势力之人嘛。”

晏殊叹息道:“可不是如此么?太宗爷便将此权力下放给了商户,当时怕是起了一段作用,加上刑罚严厉,据载也惩办了不少为了钱不要命的,但好景不长,又有其他花样出来了。”

苏锦道:“那是自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完美的政策,总能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晏殊道:“这句话总结的好,正是如此,入中之权下放商贾,明面上官员不能插手,实际上暗地里官商勾结起来,玩出诸多花样;地方主官利用监察之权,不但依旧能把持价格而且到了后来以次充好、截留囤积、掺杂泥沙、利用发包之际收受贿赂,总之明目繁多,让人防不胜防。”

苏锦心头冰凉,这些家伙们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难怪自己这个无权无势的小商贾囤积粮食,居然安然无恙,看来大家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你捞我也捞,相安无事;这种案件即便举报上去恐怕也会被一层层的积压下来,怕是层层关节都得了好处。

晏殊续道:“这些年各地亦

大苹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beisongxiaoguanrendexingfushengh/961445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