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都市言情 > 一九八一年 > 第二百八十章:喇叭裤

第二百八十章:喇叭裤

推荐阅读: 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嫁给豪门老男人弈婚狼行成双剑名不奈何我随便演演的你们不会当真了吧阁老宠妻日常散落星河的记忆将错就错手术直播间换爱游戏:你,等一等!穿成女Alpha之后痛仰浮生六记南康白起反派师尊记忆曝光,女帝徒弟泪崩大王饶命招惹下课后爱的辅导课房客交换

她们干活儿很认真(xs639)•(com), 瞧上去就知道她们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

由此可见宋春华还是凭良心做事的❦(小说路#上)_[(xs639.com)]❦『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s639)•(com), 这些人肯定不是关系户,应该都是来自困难家庭。

可惜这里没有六六年前毕业的高中生,都是初中、小学毕业、没有文盲。

一个三十出头名字叫何爱凤的女知青会裁剪,她吸引了黄瀚的注意。

因为黄瀚打听八个女知青的长处时,另外七个人都说何爱凤一直在裁缝店干活儿,不仅仅会裁剪,人家都夸她手艺好。

黄瀚记得许多曾经流行过的服装款式,他能够画出草图,但是不会裁剪。

他需要一个能够明白自己意图,并且有裁剪手艺的女工和张芳芬、方桂兰一起决定服装的款式,统一下料。

黄瀚决定先生产“喇叭裤”试水,利用星期天花了一整天时间完成了五个规格五十条“喇叭裤”的定型、下料。

一起工作了接近八个小时,黄瀚发现何爱凤的领悟力和裁剪手艺比方桂兰强多了,张芳芬这个做了一二十年缝缝补补的也不如她。

张芳芬虽然发现黄瀚要求生产的牛仔裤样子古里古怪,但是她已经对儿子有了盲从,根本没说什么。

当下三水县的电视机保有量很少,女工们难得有机会看电视。

中国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三水县几乎没什么人看到过,当然没见过“喇叭裤”。

“喇叭裤”才在南方流行,这股流行风刚刚刮到沪城。

三水县只是一个小城市,“喇叭裤”还没有开始流行,八个比较土气的女工无法接受这个新生事物,一个个瞪大眼睛瞧着那大得夸张的裤脚,人人觉得不可思议。

她们心里都认为,这种样子的裤子太丑了,做出来卖得掉吗,别浪费了那么好的劳动布啊!

黄瀚让她们不要大惊小怪,认真做好每一条裤子,一样的以一块钱一条计件。

“风牌”商标的注册已经报上去了正在审批中,黄瀚设计的标志就是一撇外加汉字“风”,类似于耐克的一钩。

很明显,没有人看好第一批喇叭口的“风牌”牛仔裤,这得经得起市场检验。

黄瀚的计划是生产二百条让成胜利送去五表姐的店里销售,批发价算十四块,建议零售价十八块。

成本是多少钱?嘿嘿!只不过比“双肩包”的成本高几毛钱,满打满算不超过八块钱一条。

为了一炮打响,坚定所有人的相信,黄瀚亲自抽空来检验质量。

不赚黑心钱是底线,只要是黄瀚参与的产品,最起码得做到质量无可挑剔。

这不是吹牛皮,黄瀚就是以挑剔的眼光检验产品,不容许任何瑕疵,连线头清理得不干净都要返工。

黄瀚不可能每一次都监督裁剪和下料,把这个工作交给了何爱凤,故意没说影响了她的计件工资怎么办?

跟黄瀚其实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赵秀贞只比名义上的大儿媳李秀珍大三岁,俩人几乎同时生孩子坐月子。

自从李秀珍来做缝纫,赵秀贞就特别喜欢往黄瀚家西房间跑,有时一待就是小半天,无他,这里热闹有人唠嗑。

房子砌好了,黄瀚家的房子里多了八个女知青更加热闹,赵秀贞每天都来这里听大家谈笑。

她还帮着方桂兰接接拿拿,帮着清理线头、布屑,有时还拿起针线缝几针。

见黄瀚下达任务并且指点女工们做裤子,赵秀贞很是眼热,她拉住黄瀚的手道:

“我不会用缝纫机,但是会做针线活儿,有没有锁纽扣眼的活儿,我能做的。”!

(xs639)•(com)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dushi/yijiubayinian/352909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