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都市言情 > 1635汉风再起 > 第一二四章 发展中的教育

第一二四章 发展中的教育

推荐阅读: 银河坠落七零之辣妈当家高岭之花信息全知者换爱游戏:你,等一等!深空彼岸散落星河的记忆玄界之门情终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阁老宠妻日常手术直播间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我行让我上[电竞]交换危险人格电竞大神暗恋我穿成女Alpha之后末日快乐凤凰图腾

终构成一个新的民族国家。

当然,无数的移民在来到汉洲后,在情感上,多多少少仍会寄托于母国,或者曾经生养他(她)的故乡。甚至,不少来自大明的移民都曾畅想过,待大陆安定祥宁后,可以重返故乡,以求得落叶归根。

对于第一代移民,政府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以期尽可能地提升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但是,在齐国的统治阶层眼里,移民人群中大量三观尚未形成少年和幼童,以及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这些群体才是国家未来主体民族的构成核心,是汉洲以后的基本盘。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成型,是从不断提升国民的认同感,并建立共享同一价值、同一历史、同一文化,以及同一语言,以此减少民族区别和隔阂等种种手段来达成的。

而实现上述目标,大规模的国民教育便成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齐国在建立之初,就开始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从最早的三年免费义务教育,到六年免费义务教育,通过以国家强制性的法律形式,对国内所有适龄和青少年实施基础知识和文化的普及教育,同时加强国家和民族属性的认同感培养。

义务教育的普及,不仅可以提高齐国民众的识字率,为蓬勃发展的工业化,提供了初具文化知识的劳动力资源,还以此将民族和国家的概念灌输到齐国的下一代的脑海里,让所有新的一代汉洲人,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塑造共同的文化和历史。

在兴安县城的东南方,一座新中学的落成典礼刚刚结束。整个学校占地面积三十五亩,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最多可容纳学生八百人。学校建有两层教学楼两栋,一座小型图书馆,一座食堂,以及一个巨大的运动场。

三百二十多名师生兴高采烈地进入这座新建成的漂亮中学,结束了兴安没有中学的历史。此前,包括兴安在内的周边数个乡镇均归属于北边二十多公里的太康县(今澳洲弗兰克斯顿市)管辖,一直没有建立中学。以至于附近乡镇所有升入中学的学生,不得不长途跋涉至太康中学就读。

1669年、1670年,连续两个移民季里,齐国先后从大明转运了五十余万难民。而位于汉洲南方的南都府,因为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也在两年时间里,被分配了四万多移民。

南都府辖下部分乡镇在接纳了大量的人口,并扩充了更多的村屯和定居点后,不论是管辖区域,还是建制人口规模,都已符合建县标准。而兴安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去年六月顺势成立。按照内阁教育部的指导规定,每个县必须配备一所中级学堂,以为国家培养初级人才。遂于去年申请建校资金,并很快获批,然后在不到十六个月的时间里,就建起了这座初级中学校。

在齐国,法令规定所有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须入读就近的乡镇基础小学堂,修业四年后,继续入读初级中学,学制两年。完成义务教育后,初级中学结业的学生会通过考试和挑选,优秀者升入高级中学,其余学生或就读

重庆老Q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dushi/1635hanfengzaiqi/4772245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